雅菊軒還如往常一樣,清靜,偏僻,且鮮有人來。
國公府的人雖不至于刁難為難她,但因皆知她的身份,所以也不會有誰刻意過來親近。
加之顏熙一心只撲在魏珩身上,也不愿費心費神的同別人結交所以,自來了國公府后,她除了剛來時去拜見過老夫人外,就沒再踏出過雅菊軒半步。
從前天真,總以為她只守著一個魏珩就夠了。
可如今再回望過去種種,總覺得自己之前傻得可笑。
魏珩是什么人便是皇室的公主也是娶得的,又豈是她這樣身份的人能高攀得上的
從前糊涂,竟不知自己幾斤幾兩,不知讓他在心中取笑了多少回。如今幡然悔悟,再細細想來,真是難為情得一頭撞死的心都有了。
不知天高地厚,應該說的就是她了吧。
不過好在她獲得新生了。
所以,過去的一切,就都不重要了。
如今她只知道,她守不住魏珩的心,魏珩也護不住她的命。既然如此,她何不早早的籌謀如何自立更生,爭取日后盡早離開國公府這是非之地。
離開了國公府,徹底和魏珩撇清干系,想來也不會有人再害她。
她也就不必去揣測,前世她到底是因何而死的。
想來都蹊蹺得很,誰要害她為何害她
今日天氣很好,晴空萬里,陽光明媚。顏熙的心情一如這好天一樣。
斷了些念頭,有了些新的選擇和決斷后,顏熙一反常態,丟下了那些她并不太懂,也不是十分喜歡的詩詞書畫,而只撿起了她最擅長的手工來。
顏家在永林縣是有些名氣和地位的,顏熙祖母顏老太太,擅長各類手工活,是當地出了名的簪娘和繡娘。而顏家靠著老太太的手藝,以及顏熙父親的刻苦鉆營,短短的二三十年內,也積累下不少家業。
顏熙是獨女,三年前顏老爺病逝前,把家業全都交給了她。又知女兒不擅經營,便讓她在守完孝后,帶著這些家產投奔吉安縣的舅父。
同時在他臨終前,也給顏熙的舅父寫了信去,把女兒托付給了他。
顏老太太還在世時,一直想培養顏熙,希望她日后可以繼承她的衣缽。但顏熙雖有天賦,卻耐性不足。
老太太也是拿她沒辦法。
而如今,顏熙卻心甘情愿,主動重拾起了這些活來。
比起努力背書練字,附庸風雅,討得魏珩的歡心很顯然,還是做自己擅長的事最開心快樂。
書案顏熙已經命人收拾過了,把從魏珩那里討來的書都收了起來。大字也不練了,魏珩的字帖被她擱置在了一旁。
書案上取而代之的,堆放的是一堆繡線和一些珠玉。
從昨兒醒來開始,這兩日,她都在安排這些。
桂媽媽不知道主子怎么突然就改了心性,不再世子長世子短,而是專心做起繡活和簪活來了。
不管怎樣,這樣總歸是好的。
“老太太要是還在世,見你這般,她定是得樂開了花。”桂媽媽一邊笑說,一邊把剛煮好的水粉湯圓遞過來,擱在案頭。
顏熙正好也有些累了,便暫丟下手上的活,端心來吃。
“嗚好吃”輕輕一口咬下去,甜香四溢,粘糯滑爽,還不黏牙顏熙忍不住贊不絕口。
一口吞咽下去,顏熙忍不住道“桂姨,就你這廚藝,若是在京城開一家食肆,生意肯定會很好。”
顏熙是有心提的,但桂媽媽卻沒當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