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珩如今是把慧云當成了唯一的救命稻草,既慧云大師說他只有登頂才能有挽回顏娘的機會,他自是不會放過這個機會。
如此也正好,免得最后擇來選去,還是叫那個人占了便宜。
那個人,他心思陰毒,又心狠手辣,他這一脈,根本就不配再繼續霸占著皇位。哪怕是順王。
順王倒還算不錯,性情溫和,因為當年得過舅父的教誨,他也有心懷天下之心。但可惜就可惜在,他是那個人的兒子,身上流著那個人的血。
身上流著那個人的血,這便就是原罪。
原只是因為他只想事成之后同顏娘好好過日子,想多騰出些時間來陪顏娘,且御兄又面容盡毀,身子也羸弱,這才萬般選擇下,退而求其次擇了順王。
但如今,只有他取而代之,登上那個無上的位置,才能挽回顏娘,他又怎還會猶豫
這件事情,魏珩是片刻都沒有徘徊遲疑的。早在離開金龍寺時,他就堅定了決心。
當年先太子德望太高,所以,哪怕是過去多年,朝野中仍是存余不少先太子的赤膽忠臣。這些人雖如今看似效忠今上,但心中卻諸多不滿。
只是因為迫于無奈,迫于現實,不得不低頭。倘若有人為先太子昭雪,這些人必是一呼百應。
魏珩這些日子來,就是在暗中走動、試探,只為不久之后的大殿對峙、揭發今上惡行而做準備。
魏珩私下里結黨營私,各處走動奔波,雖瞞得了一時,但時間久了,總是沒有不透風的墻的。久而久之,坐在龍椅上的那位自然是發現了些什么。
只是事到如今再有所察覺,儼然有些遲了。如今太子齊王已不成氣候,冒尖的順王雖深得眾臣們看好,但他卻同自己不親厚。他的母妃乃是當年先太子妃的娘家表妹,他自幼不同自己兄弟親近,卻是往東宮跑得勤。
他受過先太子教誨,怕是同自己不是一條心。
這些年來,景行那小子始終沒露出過半點叛變之心,只一心讀書考科舉,一心為君排憂、為民解難難道,這些都是他裝出來的嗎
他從一開始,就是做的樣子給他看,他從一開始就是想造他的反的是嗎
若真如此,那他這個人實在太可怕了。心思實在陰毒深沉,這才能瞞得過他去。
怪道老大老二兩個近日來斗得跟烏眼雞似的,跟被降了智一樣,實在討嫌。原來,是他在背地里使壞。
武宣帝當年還在潛邸,還是晉王時,便有個龐大的暗網在。之后雖隨著他登上這個位置,暗網總見不得光,該遣走的遣走,該散的也都散了,但總還有一二個對他忠心耿耿的人在。
這些人,是魏珩那小子防備不了的。
他以為他近來的這些小動作能瞞得過他眼睛嗎殊不知,他將一切都看在了眼中。
魏家看來是留不得了。
他對魏家,已經算是宅心仁厚。如若不然,就憑靜華長公主同當年先太子的關系,他就該將他們母子一并都處死。
又哪里還有他魏景行如今的體面
當真是不安分守己,不知恩圖報。
依武宣帝的意思,他是不可能擇順王續位的,他還是必須在老大老二中選一個繼承大統。實在不行,下面那幾個小的中擇一個也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