劃龍舟、唱戲、雜技表演,太后喜歡的節目幼雙都讓人給安排上了,看得老太太可高興了,還特意給康熙寫信夸幼雙。
雖然老太太滿語不太會說,漢語也不太會說,但是蒙古語不僅說得嘎嘎好,也寫得嘎嘎好。
已經離開京城的康熙收到太后派人送來的家書后,一拆開看到是太后的字跡就笑了,往日里太后也有派人給他送過家書,但是大部分都是由奴才代筆,用滿文寫的,方便康熙閱讀嘛。
但是事實上康熙雖然是滿人,但是除了滿文之外,漢文和蒙古文也十分精通,精通到什么程度呢
不管是聽還是看都毫無障礙。
等看完了這封家書之后,康熙就知道太后這次為什么會自己親手寫而不是讓奴才代筆了。
作為一個孝子,或許康熙一開始對太后的孝順確實是帶了幾分做戲的成分,但是這么多年相處下來,即便康熙和太后沒有半點血緣關系,但是那點母子情也算是培養下來了。
對于康熙來說,他自知自己父母緣薄,和他感情最深厚,對他影響最大的人肯定是孝莊文皇后無疑了,自從孝莊文皇后去世之后,他身邊和他親近的長輩并不多。
康熙和佟家的關系很好,也尤為看重他的舅舅佟國維,但是康熙自己也清楚,在他舅舅的心目中,佟家是比他這個皇帝外甥更重要的。
正是因為如此,所以康熙才更加珍惜和太后的母子情,因為太后事事以他為先,即便她來自蒙古,但是卻從未仗著和他感情好就替蒙古謀取任何的好處。
如此一來,康熙自然更加孝順太后了,所以見他不在紫禁城,幼雙他們這些做晚輩的能夠替他好好地孝順太后,讓她老人家開心,康熙自然滿意了。
這一滿意,康熙就寫信回去夸了幼雙這個孫媳婦至純至孝,為了避免自己的寶貝兒子吃醋,還特意另外又給胤礽寫了一封信好好地夸了夸他。
這夸得可比夸幼雙要細膩肉麻很多了,大致的意思就是好兒子你別吃醋,皇阿瑪知道要論孝心的話,你不比太子妃要差的。
皇阿瑪現在吃著御廚特意做的爽口小菜,不由地就想起了當日分別時你貼心的叮嚀,心里熨帖得很,也不知道上輩子做了多少善事,這輩子才能有你這個孝順的好兒子。
近日天氣炎熱,你吃得好嗎睡得香嗎有遇到什么煩惱的事情嗎要是有人仗著皇阿瑪不在欺負你了就跟皇阿瑪說。
雖然皇阿瑪如今出門在外,但是有人敢欺負你的話,離得再遠皇阿瑪也能給你撐腰做主的。
兩封信都看了的幼雙“”
肉麻,實在是太肉麻了好吧
雖然幼雙早就知道康熙和胤礽這對父子一向是膩膩歪歪的,但是每次看到他們兩人的書信,她還是忍不住起雞皮疙瘩。
至于被康熙區別對待
這點幼雙還真的是不放在心上,畢竟兒媳婦和兒子還是不一樣的,再加上康熙夸胤礽那是放在私底下的,要是胤礽不把這封家書拿出來給幼雙看的話,那么說不定除了康熙之外,也就只剩下胤礽一個人知道自己被他皇阿瑪給夸了。
而康熙夸幼雙呢
雖然只有短短的一句,但是因為是放在明面上夸的,所以即便只有那么一句,也足以讓人知道康熙對她這個兒媳婦的滿意了。
換做是以前的話,那么惠妃和榮妃知道這件事之后說不定會替自己的兒媳婦酸一下,但是這會兒她們連酸的沖動都沒有了。
沒辦法,誰讓她們兩人的兒媳婦和幼雙的關系好得都不像是妯娌像是姐妹呢
至于她們的寶貝孫子和幼雙的孩子就更加不用說了,個個一口一個“大哥”的,喊得不知道有多親熱。
不知情的人還以為他們是一母同胞的親兄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