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如果朝廷成了太子黨的天下的話,那么大清的江山到底是姓皇上這個愛新覺羅,但是姓太子那個愛新覺羅
這就是明珠為什么還堅持至今的原因,因為他的存在,就是康熙需要的。
“所以等著吧。”明珠道,“今年的大選馬上就要開始了,咱們扎下的那根刺很快就可以破土而出了。”
明珠的計謀算不上有多高明,但是卻狠毒得很。
幼雙和胤礽兩人從弘景這兒也猜到了明珠的算計,但是一時半會兒的,他們想不到法子來破解。
因為經過去年的那場病之后,康熙雖然不至于性情大變,但是確實是變得有些喜怒無常。
就連胤礽這個寶貝兒子在他面前說話,也學會了謹小慎微,因為他不知道自己哪一句話會觸動康熙敏感的神經。
這并不是胤礽的錯覺,事實上康熙如今確實是有點敏感,本來做皇帝的,就肯定會有疑心病的。
病過一場之后,康熙的疑心病就更重了。
度過了一個熱鬧愉快的端午節之后,康熙都沒有來得及高興幾天,就有“太子妃把持東宮子嗣”、“太子爺子嗣單薄”這樣的話傳到了他的耳邊。
“看來大家都很關心東宮的事情啊。”康熙意味深長地感嘆了一句。
一旁伺候的梁九功因為伺候康熙的時間最長,因此他更加能夠感受得到康熙的變化,在他面前說話,都比往常要更加小心。
“這大概是因為大選在即,所以下面的人才會多嘴說幾句的。”梁九功斟酌著開口道,“請萬歲爺放心,奴才已經敲打過乾清宮的奴才,讓他們別妄議東宮之事。”
“梁九功,東宮多少年沒進新人了”康熙問。
“回萬歲爺的話,太子爺和太子妃是三十一年大婚的,自從東宮沒有再進新人,所以至今已經有將近十二個年頭了。”梁九功道。
“你說下面的人說這些話是真的覺得東宮子嗣單薄,還是想借機讓朕給東宮塞人”康熙這話一問出口,梁九功把腦袋埋得更低了,“奴才沒有洞察人心的本事,自然猜不出下面人的心思了。”
康熙也并非要梁九功給他一個回答,他喃喃自語似的道,“如果是因為前者的話,那么東宮除了弘景之外,就剩下弘晏一個阿哥和布爾和一個格格,認真算起來的話,子嗣確實是單薄了一些。”
“但如果是因為后者”
“他們是不是覺得把女兒送進東宮,比進了朕的后宮還要更加有前途”
康熙剛剛的問題梁九功都不敢回答了,更別提現在這個問題了,即便他知道康熙確實是說中了一部分人的心思,但是這話他能說嗎
當然不能了。
要不然那部分有這個心思的人沒出事,他就得先完蛋了。
作者有話要說堅持住啊小玄子別忘了你的好爸爸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