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氏心虛那是正常的。
之前四福晉提到過,除了弘暉之外,李氏所出的小弘昀也有些不舒服,但是要說嚴重的話,并不嚴重。
無非就是最近天氣太熱了,熱得孩子中了些暑氣罷了。
但是即便如此,李氏也依然是一副緊張到不得了的樣子,擔心小弘昀是有的,因為那可是她的親生兒子,是從她身上掉下來的一塊肉,李氏能不緊張嗎
尤其是李氏有過一次喪子的經歷的。
她那個緊跟在四福晉屁股后面生下來的兒子小弘昐在康熙三十八年的時候就夭折了,死的時候不過是兩歲而已。
作為一個母親,沒有幾個在失去孩子的時候會不心痛的,但是人總是要朝前看的,尤其是身在內宅,若是一味沉溺在喪子之痛當中而無法自拔的話,那么失寵是遲早的事情。
為了不失寵,李氏很快就振作起來的,并且借著這次喪子一事,完全勾起了四貝勒對她的憐惜之情,所以很快的,李氏于第二年的九月份生下她的第二個兒子小弘昀。
從這件事就可以看得出來李氏的內心并非是她表面上看上去那么柔弱的,但是她既然能夠得寵這么久,自然知道四貝勒喜歡什么樣的女子。
這也是為什么弘暉和小弘昀同時不舒服,四貝勒卻只在西院陪著李氏和小弘昀母子倆的緣故。
對四貝勒來說,四福晉是他的妻子,而李氏是他的寵妾,弘暉是他的長子,而小弘昀是他的次子。
如果兩個孩子是在不同時候不舒服的話,那么四貝勒當然不需要做選擇了,哪個不舒服就陪在哪個孩子身邊。
但是巧的是,這一次是兩個孩子同時不舒服。
然而四福晉和弘暉這邊,當額娘的淡定自若,當兒子的還有精神和他頂嘴;而李氏和小弘昀那邊,當額娘的如臨大敵,當兒子的喊著要阿瑪陪。
兩相對比之下,四貝勒自然而然的就去了西院陪李氏和小弘昀母子兩人了。
只不過四貝勒不知道的是李氏那副慌了神的模樣很大一部分是演出來的,也不知道小弘昀喊著要阿瑪陪是李氏教的。
所以李氏才會覺得心虛。
如果弘暉今天晚上沒有突然發生病情加重的事情,那么她借著小弘昀不舒服一事趁機邀寵自然是沒有什么問題了。
但是偏偏弘暉這天晚上病情有變,原本應該在前院照顧他的四貝勒又被自己拉去了西院,便是弘暉最后會有驚無險地康復起來,只怕也難免會被四福晉記恨,更別提弘暉要是有個三長兩短的話
這么一想,李氏既是心虛,又是后悔。
要問李氏和四福晉之間有沒有姐妹情,那么肯定是沒有的,畢竟妻妾向來是天敵,能夠維持表面上的和諧就已經算很好了,想要真正的情同姐妹,那不是想屁吃嗎
所以李氏后悔心虛并不是因為和四福晉感情好,覺得自己這么做對不起她,而是單純怕她而已。
李氏也不知道那年四貝勒和四福晉在蒙古到底發生了什么事,但是自從他們去了一趟蒙古回來之后,兩人的相處模式就有了變化了。
從前四福晉還會顧及一下在四貝勒面前的形象,便是對她們這些妾室再不滿,也不會隨意表露出來。
因此那時候是李氏最為得意的時候四貝勒寵愛她,四福晉又拿她沒辦法。
可是后來她卻跟變了一個人似的,明明從前最在意自己賢惠的名聲,生怕別人說她苛刻妾室,后來卻變得有一說一,鐵面無私起來。
簡單一點來說,那就是四福晉學會了用規矩壓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