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郡王一直覺得他們家四個女兒,雖然性格各不相同,但是總得來說還算是很乖很聽話的,所以直郡王一直都沒有因為四個女兒而怎么頭疼過。
可是最近就不一樣了,最近他四個女兒就跟變了一個人似的,從前的乖巧聽話一去不復返
之前因為八福晉懷孕,要把手上的事情交給大福晉做的緣故,所以還沒有滿進尚書房讀書年齡的小弘昉就被大福晉扔給直郡王帶了。
一開始直郡王雖然不高興,但是考慮到大福晉確實是有正事要忙,再加上又是為了他們的女兒,所以哪怕是再不愿意,直郡王還是答應下來了。
最重要的是那時候康熙不在紫禁城,而他又是皇子,所以帶小兒子一塊去兵部當值,也沒有人敢說他什么。
頂多是被老二他們那幫沒良心的兄弟笑話一下而已。
但是現在就不同了,不僅僅因為康熙已經回來紫禁城,也因為帶孩子這事兒吧,一開始還有點新鮮感,可是時間一長,直郡王就不耐煩了。
畢竟哪個大老爺們兒的喜歡帶孩子的
如果直郡王的家庭地位高的話,那么他自然可以直接和大福晉說了,但是偏偏他們夫妻兩人處于食物鏈頂端的那個是大福晉而不是直郡王。
所以直郡王只能夠把主意打到他四個女兒身上了。
要是小弘昉年紀夠了可以進尚書房去讀書的話,那么直郡王直接把他丟給大兒子弘昱,讓他多照看著一點就是。
可是誰讓小弘昉現在距離能夠去尚書房讀書少說也有幾個月的時間呢總不可能他一直帶著吧
直郡王原本想得很美好,他家有四個女兒,怎么著至少也會有一個女兒愿意幫他帶小弘昉吧
結果好家伙,一個愿意的都沒有
大女兒說自己已經到了適婚年紀,現在忙著跟她們額娘學習打理中饋,接觸和了解蒙古的風土人情以及各盟各部各旗的情況。
直郡王聽了,覺得這個理由是成立的,畢竟別說是大格格了,就連直郡王他們這些當父母的也不知道康熙日后真的要大格格撫蒙的話,會把她指給蒙古哪位親王的那個孩子。
當然了,直郡王也可以直接去問康熙,誰讓康熙就是做決定的那一個呢
但是如果他皇阿瑪本來沒打算讓他們家老大去撫蒙呢結果他卻巴巴地去問,那不是顯得他上趕著把自己的女兒送去撫蒙嘛。
不得不說,即便是魯莽的直郡王在涉及到孩子人生大事的事情上面,也懂得了謹慎和小心翼翼。
既然大格格有正當理由,那直郡王就把希望放在他二女兒身上了。
二格格的年紀確實是比大格格要小,但是因為當年大福晉幾乎是剛出月子沒多久又懷上二胎的,所以二格格比大格格小不了多少,姐妹兩人前后也就相差不到九個月而已。
在這樣的情況下,二格格說自己也是時候跟著準備起來了,直郡王也拒絕不了。
畢竟大格格是他的女兒,二格格也同樣是,不過這兩個女兒都到了差不多到了該嫁人的年紀了,三女兒總該沒到吧
康熙三十年出生的三格格如今也才十三歲而已,距離她能嫁人少說也有好幾年的時間呢,所以她不能拿她兩個姐姐的理由來拒絕他吧
三格格“”
是不能,但是她有別的理由,比如說賺蒙古人的錢。
“阿瑪我發現了,蒙古人的錢還是很好賺的。”三格格一邊把自己最近這段時間記錄下來的資料拿給直郡王看,一邊道,“您看看,這是我從二嬸嬸那兒要到的入貨單,這是二嬸嬸跟端靜姑爸爸購入牛羊的價格,這是二嬸嬸通過加工重新賣回給蒙古人的毛衣、牛肉干、奶茶等等的價格”
三格格一邊跟直郡王說,一邊噼里啪啦地打著算盤,最后把幼雙這里外里賺了多少錢都給算出來了。
“阿瑪您看,二嬸嬸這樣倒騰一遍,就能夠把蒙古人的錢給賺過來了。”三格格眼睛亮晶晶地看向直郡王,然后道,“要是我能夠跟二嬸嬸一樣,有那么多好點子的話,那么我們就能夠賺更多蒙古人的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