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婚之前,胤礽就對幼雙這位準太子妃挺滿意的,不僅僅因為她出身名門,父兄都可以成為他的助力,更因為幼雙本人的美名。
事實上大部分的男子都希望自己擁有一個賢良淑德,溫柔孝順的妻子,胤礽也不例外,不過他之所以想要的其中一部分原因其實是被大福晉伊爾根覺羅氏給嚇到了。
伊爾根覺羅氏在滿族中是大姓,但是并不顯赫,大福晉之所以會被康熙指給大阿哥當福晉,則是因為她那個官拜尚書的阿瑪科爾坤。
科爾坤其人雖然滿人出身,但是走的卻是文官路線,再加上他為人向來說話都是文縐縐的,所以康熙給大阿哥和科爾坤之女指婚之后,很多人都以為未來的大福晉會是一個知書達禮的大家閨秀。
結果大阿哥迎娶了伊爾根覺羅氏之后,他們才知道自己想多了,那壓根不是什么知書達禮的大家閨秀,完全就是一個活脫脫的妒婦。
為什么這么說呢
因為大阿哥是康熙二十六年迎娶大福晉的,既然已經娶妻,那么生子就是順理成章的事情了,而大福晉也很爭氣,婚后沒半年的時間就懷上了大阿哥第一個孩子,而且還順利生了下來。
當知道大福晉生的是女兒時,惠妃雖然有點失望,但是想想不管怎么說,這到底是康熙第一個孫兒,再說了,先開花后結果嘛,這一胎是女兒,下一胎那就是兒子了。
那時候不僅惠妃是這么想的,大阿哥也是這么想的,大福晉亦然。
結果大福晉第二胎又是女兒,第三胎還是女兒,如今已經懷著第四胎了,算算時間也差不多快要生產。
因為身份、年紀和序齒等等的原因,胤礽和大阿哥打小不管什么都爭,而胤礽因為有康熙這個偏心眼的皇阿瑪,所以鮮少有爭輸的時候。
然而唯獨在一件事情上面,胤礽實在是爭不贏大阿哥,那就是年齡。
因為比大阿哥晚出生,所以注定他是大哥而他排行第二,也注定他比他早娶妻,甚至比他早生嫡子。
在這些事情上面,即便胤礽再怎么不服輸也基本上是很難改變的,不過當然了,該不高興的時候他照樣不高興。
比如說大阿哥大婚的時候,又比如說大福晉傳出喜訊的時候,然而隨著大福晉懷一次,生一個女兒,懷一次,生一個女兒的事情接連發生之后,胤礽慢慢的就從不高興變成了開始有點同情大阿哥了。
因為據說大福晉這一胎十有八九還是女兒。
胤礽“”
老大這是命中注定當岳父的命吧
言歸正傳,本來大福晉接二連三地生女兒,那么就證明了她生兒子的幾率不大了,大阿哥要是真的想要兒子的話,那么換個人來生就是了。
胤礽可是很清楚大阿哥就想要在這件事情上面壓他一頭的,所以對于他認定了大福晉,一副不和她生出嫡子來就決不罷休的架勢胤礽還有點搞不懂。
甚至心想老大難道不僅僅想要兒子,而且還想要一個嫡出的兒子
這么想也不是沒有可能的,就跟他長年受夠了有一個庶出的兄長壓在自己頭上一樣,大阿哥想必也是受夠了底下有一個出身比他高的弟弟。
可是直到后來胤礽才知道大阿哥認準了大福晉并不完全因為他執著于想要一個嫡子,還因為善妒的大福晉根本不讓后院的女人近大阿哥的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