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顏色鮮艷的東西對于小孩子來說確實是有更大的吸引力,而康熙今日佩戴的那塊九龍玉佩質地雖然是白玉,但是下面卻墜著紅穗,玉佩外面還用紅繩編織成一個圓,將玉佩穩穩地包裹在里面。
總是一個素雅的玉佩經過這樣的打扮和點綴之后,就跟大姑娘穿上了花棉襖似的,別提有多花里胡哨了。
不僅如此,康熙取下這個玉佩交給梁九功讓他放進一堆提前準備好給小弘景抓周的物件里時,梁九功也不知道是提前得了康熙的吩咐,還是自己抖機靈,把那塊被包裝得花里胡哨的九龍玉佩放到了離小弘景最近的地方。
這也算了,等抓周開始之后,康熙的騷操作又來了
見小弘景被九龍玉佩上面花里胡哨的點綴給吸引,拿到手里之后,都不等他確定自己是不是真的要抓這個,康熙就一把抱起了小弘景,然后宣布抓周結束。
只是想拿來看看的小弘景“”
再次回想起當時康熙那“強抓強塞”的舉動,幼雙當時忍了又忍,才勉強忍住了沒有當場露出無語的表情來。
想到小弘景還沒有滿一周歲,胤礽偶然提起當年他抓周時抓到一塊九龍玉佩的事情,幼雙當時沒有懷疑什么,但是現在她嚴重懷疑胤礽當年抓周之所以抓到一塊九龍玉佩,也是來自康熙的“強抓強塞”。
別人是“我命由我不由天”,康熙是“我兒子的命由我不由天”
“這算得了什么”和幼雙不一樣,胤礽一點兒也不覺得這是一件什么壞事,他道,“咱們兒子可是皇阿瑪第一個嫡出的孫子,他稀罕點不是正常的嗎”
更別提他們兒子還有他這個得寵的阿瑪了,所以對于康熙今日的所作所為,胤礽除了覺得高興之外,壓根就沒有覺得這事有什么不對的。
看到胤礽這個態度,幼雙不喜反憂,因為她最擔心的就是這個了。
康熙偏心胤礽,看重小弘景,對于幼雙來說自然不是什么壞事了,畢竟他們一個是她的丈夫,一個是她的兒子,但是幼雙不怕別的,就怕胤礽乃至日后的小弘景把康熙對他們的偏愛和看重當做是理所當然的事情。
如果康熙能夠由始至終都偏愛看重他們的話,那么自然不會出現什么問題了,但是知道歷史的幼雙很清楚這件事康熙沒有由始至終下去。
隨著康熙的年歲漸長,再見到胤礽這個逐漸長大的兒子,他還能夠把他當做一個需要自己庇護和教導的愛子一樣對待嗎
如果不能,這還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胤礽壓根就沒有意識到這一點。
康熙在胤礽面前當了十幾年的阿瑪,當得他早就把他當做自己慈愛的父親了,哪里還會想到這個一直疼愛他的阿瑪其實還是一個理智冷酷的帝王
幼雙心想,看來她是應該想辦法叫胤礽早日知道這個事實,別再天真下去了。
只是這事說得容易,做起來卻難,因為康熙十幾二十年來都這樣疼愛胤礽,如今連同他兒子也一并疼愛起來了,幼雙要是把自己的擔憂跟他說了,只怕胤礽不僅壓根就不會相信,而且還會反過來覺得她杞人憂天。
便是她拿他那些失敗的前輩當做例子跟他說,幼雙想胤礽也會覺得自己和他那些前輩們的情況是不一樣的,而且篤定自己不會跟他們一樣慘。
對此,幼雙倒可以理解,畢竟當局者迷,旁觀者清嘛,換做是誰突然跑來跟自己說要提防自己的父母日后會對自己不好,幼雙也會覺得對方是不是吃飽了沒事干撐的
然而幼雙怎么也沒有想到,她猶猶豫豫,還沒有來得及做的事情,反倒是有人替她做了,而這個人不是別人,正是一直偏疼胤礽,偏到其他兒子都有意見的康熙。
事情是這樣的,在小弘景抓周的那天康熙的所作所為不僅只有幼雙他們幾個人親眼看到,還有許多人也在場,個個都親眼目睹了。
因為康熙并沒有下封口令,所以抓周結束之后,這件事一傳十,十傳百,很快的就傳開了。
對于以索額圖為首的一眾太子黨來說這自然是一個天大的好消息了,康熙對小弘景的看重不正又一次證明了胤礽的儲君地位固若金湯嗎
“等小阿哥再長大一些,若是”考慮到自己后面說的話有點不太祥,所以說話的人干脆把話咽了回去,跳過這一句,繼續道,“到時候咱們再向萬歲爺請立皇太孫,這樣一來,太子爺的地位更加無人可撼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