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三十四年的新年一過就喜事連連,先是大福晉順利誕下大阿哥的長子,再是三福晉在二月初三平安產子,一下子多了兩個孫子的康熙自然是高興了。
不論是作為一個皇帝,還是作為一個父親,康熙對于愛新覺羅家人丁興旺這事兒都是很樂見其成的。
不過康熙到底是有過孫子的人了,所以再高興,也不至于像第一次有孫子那樣,高興到等不及胤礽來報喜,就自己先去奉先殿給自己的元妻和老祖宗報喜了。
但是惠妃和榮妃就不一樣了,她們一個是接連有了四個孫女之后終于有一個孫子,一個是打從兒子大婚就開始盼著抱孫子。
所以大福晉和三福晉兩人都生了兒子,自然是皆大歡喜了,惠妃就不用說了,她從前對大福晉吧,其實也沒有什么意見。
對于到底是大福晉真的管住了大阿哥,還是大阿哥樂意給大福晉管住,惠妃都不在意,對于她而言,兒孫自有兒孫福。
唯一叫惠妃不滿的大概就是大福晉一直懷、一直生的都是閨女,否則按照大福晉這個生育頻率,惠妃這個當婆婆的能不高興就怪了。
所以大福晉如今給自己生了一個孫子,惠妃自然是連那點不滿都沒有了。
而榮妃就不一樣了,她是自從三福晉和三阿哥成親沒多久,就開始對她有點意見了。
其實論家世的話,三福晉的家世真的不低,他們這一支是董鄂氏一姓之中地位最高的,祖上既是開國名將,又曾迎娶太祖努爾哈赤的女兒為妻。
雖然到了第三代的時候,三福晉的爺爺哲爾本并不如自己的阿瑪和瑪法那么有本事,但是三福晉的阿瑪朋春卻是個有出息的。
不僅參與過平定三藩之亂,而且在康熙二十八年時曾戰勝俄軍,迫使沙俄和大清簽訂了中俄尼布楚條約,后來更是平定了準噶爾部噶爾丹的叛亂。
可以說,朋春的戰績赫赫,是康熙尤為重用的武將,有這樣的阿瑪,再加上三福晉本身又是才貌雙全的好姑娘,如果不是礙于大清還有選秀這一規矩的話,想要求娶三福晉的人怕是會踩爛家里的門檻了。
可是這樣的好姑娘,落到榮妃的眼里那也是比不上自己的兒子的,沒辦法,誰讓她兒子是龍子鳳孫呢更別提三阿哥本人并不是什么扶不上墻的爛泥,所以在榮妃眼里,自己兒子自然是千好萬好。
如果三福晉和幼雙她們一樣,剛大婚沒多久就傳出喜信的話,想要抱孫子的榮妃大概不會對她有那么多意見,但是偏偏三福晉遲遲沒有遇喜。
不僅如此,三阿哥還護著三福晉,這樣一來,叫向來都把三阿哥看做是重中之重的榮妃自然是更加不高興了。
可是不管榮妃之前有多不高興,但是當看到自己期待已久的大孫子平安出生之后,她對三福晉的態度頓時有了一百八十度的大轉變。
“二嫂,我現在終于知道為什么成親之后,女人一定要趕快生個兒子了。”
平日里三福晉上趕著去鐘粹宮給榮妃請安都不一定能夠得到她一個好臉色,可是如今她還在坐著月子,榮妃卻巴巴地讓人一車一車的補品往她這兒送。
雖然三福晉很清楚榮妃讓人送這些補品是看在她兒子的面子上,同時也盼著她早日養好身子,再給三阿哥開枝散葉,但是即便如此,三福晉還是不得不感嘆一句,她這個婆婆變臉真的是變得好快啊。
聽到三福晉這么說,幼雙也不知道該說什么好了,因為三福晉沒有傳出好消息之前,榮妃是怎么對她的,幼雙也知道一二。
說實在話,如果榮妃是她的婆婆的話,幼雙覺得自己不一定能夠做得比三福晉要更好了。
“總之你現在平安把孩子生下來就好了。”幼雙笑著道,“孩子我看過了,長得真壯實。”
一提到自己的兒子,三福晉臉上的笑意更盛,這個孩子本來就是她期盼已久的,即便懷他的時候吃過不少的苦頭,生他的時候更是痛到想后悔了,可是當真的把孩子生下來之后,看到他小小一團的樣子,三福晉卻覺得自己之前吃再多的苦頭也都是值得的。
很難說三福晉之前那么期盼著生孩子,甚至為了盡早懷上孩子而付出那么多的努力到底是因為她自己本身喜歡孩子,還是為了盡到一個妻子的職責,為了滿足榮妃想要抱孫子的心愿。
可是這會兒這一切都不重要了,因為當她抱著自己拼死拼活生下來的孩子時,她滿足得像是擁有了全世界一樣。
看到三福晉這個有子萬事足的幸福模樣,四福晉很難不眼熱,明明她和三福晉都是差不多時候嫁進來的,可是兩人的情況卻不盡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