胤礽張嘴就想要跟康熙反駁,但是話到了嘴邊,他就注意到了被康熙抱著的小弘景這會兒正眨著眼睛乖乖地聽著他們說話,也不知道他到底有沒有聽懂,反正就是聽得一副津津有味的樣子。
想到剛剛的事情,胤礽“”
“皇阿瑪,咱們還是去奉先殿給皇額娘和烏庫媽媽她們報喜吧還有皇瑪嬤那邊,兒子還沒有派人過去報喜。”生怕小弘景聽到自己和康熙的對話之后,哪天冷不丁的又把不該禿嚕的話給禿嚕出去了,胤礽連忙終結了這個話題。
雖然小弘景現在是康熙的寶貝孫子,但是胤礽到底也是他的寶貝兒子,所以面子還是要給他留幾分的。
于是他抱著小弘景就道“那行,那咱們就先去奉先殿吧。”
“皇阿瑪,弘景這孩子現在越發沉了,不如讓兒子來抱吧省得累著您了。”胤礽對于自己兒子的噸位,他可是十分了解的。
雖然對于他們這些習武之人來說,抱著確實是不費勁兒,但是抱久了也確實是有點受累。
“不用,抱孫子這點力氣朕還是有的。”對于康熙來說,累不累的只是其次,重點是小弘景這個分量,他可太喜歡了。
就時下的人看來,孩子是越有分量越不容易夭折,雖然這個說法不完全正確,但是確實是有一定道理的。
畢竟如果一個孩子身體健康的話,那么自然吃嘛嘛香,身體機能各方面自然跟上來了,反之自然是瘦弱得可憐了。
比如說十一阿哥。
不過近兩年十一阿哥的身體素質顯然比從前要好了很多,人也比從前要活潑了一些,這一切都歸功于幼雙當初的一個華容道。
如果不是因為有這個華容道作為起因的話,后面很多事情都不會發生了,十一阿哥也不會一天比一天健康起來。
對此,康熙都是看在眼里的。
因為康熙和胤礽他們沒有下封口令的原因,所以第二天整個紫禁城的人都知道了幼雙又傳出好消息的事情了。
和往常一樣到寧壽宮去給太后請安的幼雙才剛剛坐下,恭喜的聲音就一聲接一聲的來。
如果說幼雙第一次傳出好消息來的時候,康熙的嬪妃們還有心思嘀咕一兩句的話,那么經過這兩三年的時間之后,她們對幼雙可算是服氣了。
不僅對幼雙本人的本事,還有對她的運勢也很服氣。
一般來說,人都是魚和熊掌不可兼得的,就像當初的孝懿皇后,有權也算是有寵,但是不到死的前一天都沒法坐上皇后之位。
再往前的孝昭皇后倒是穩坐中宮之位了,六宮的話事權也在她手里,無人能夠越得過她,可偏偏她不得萬歲爺的寵愛。
至于仁孝皇后就更加不用說了,得寵也掌權,可生第一個孩子養不住,生第二個孩子甚至把自己的命都搭進去了。
雖然自己死后,娘家得益了,自己的兒子也被冊立為皇太子這可是他們大清第一位正是冊立的皇太子,但是要宜妃說,自己的小命都沒有了,旁的事情就算再有那又如何呢
反正如果要她選的話,宜妃絕對不會想要當仁孝皇后的。
當然了,她也當不了,所以這話也就是在心底里說說而已,不過宜妃倒是沒想到,仁孝皇后的福氣不大,她的兒媳婦太子妃的福氣倒是不小。
雖然之前因為宮權的事情,宜妃和幼雙掰過手腕,但是要說因此而記恨她的話,那倒真的沒有,因為宜妃能夠從小小宮女走到今天,自然不僅僅只是憑借著自己的美貌的。
再加上因為十一阿哥的事情,她多少也得念著幼雙的這份恩情。
所以這會兒得知幼雙再次傳出好消息,宜妃跟她道喜也是道得十分真心的,還笑著道“咱們太子妃可真有福氣,看來等我未來的兒媳婦進門了,得叫她多上太子妃你那兒串串門,沾沾你的福氣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