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心吧,說不定也不是什么大事,小姑娘家家的,能鬧出什么事兒來頂多就是發生了一點口角,有點小摩擦而已。”
幼雙倒不怎么放在心上,“你去上朝吧,不用擔心我。”
胤礽也是相信幼雙的辦事能力的,叮囑一句不過是因為關心她罷了。
夫妻兩人話別之后,就一個去上朝,一個去處理秀女們鬧事的事情了。
“是哪幾個秀女發生了沖突又是怎么發生沖突的”在去的路上,幼雙就詢問了前來稟報的小太監。
“是博爾濟吉特格格和董鄂格格”小太監入宮這么久,第一次在幼雙這樣身份的大人物面前回話,即便極力控制,但是從他的聲音中也能夠聽出他此時在緊張。
但是好在緊張歸緊張,這個小太監還是挺口齒伶俐的,不一會兒,就把事情的來龍去脈都跟幼雙說清楚了。
一聽到博爾濟吉特氏和董鄂氏這兩個姓氏的時候,幼雙的眉頭就是一跳,前者不用說了,肯定是來自蒙古的,雖然她和宮里的太后沒有什么血緣關系,但是和已逝的懿靖大貴妃娜木鐘卻是出自一族。
至于后者,不僅和三福晉同一個姓氏,甚至和三福晉是同一家的,兩人的父親為親兄弟,所以三福晉和這位董鄂氏則是關系親近的堂姐妹。
幼雙不知道現實走向會不會發生改變,但是歷史上九阿哥的嫡福晉就是三福晉的堂妹,而十阿哥的嫡福晉則是出身蒙古的阿霸垓博爾濟吉特氏。
巧的是,這一屆的秀女當中,不止一個來自蒙古,也不止一個姓博爾濟吉特氏,但是來自蒙古阿霸垓部的確實是只有和董鄂氏發生沖突的這位博爾濟吉特氏。
如果現實按照歷史發展這位董鄂氏被康熙指給了九阿哥,而那位博爾濟吉特氏被康熙指給十阿哥的話
幼雙“”
那恐怕就熱鬧了。
幼雙既然全程操辦這次的大選,那么對參加選秀的秀女們自然是有所了解的
董鄂氏的父親齊世在成就上雖然比不上兄長朋春,但是卻也是坐到了從一品武職京官的位置,而董鄂氏因為是齊世唯一一個嫡出的女兒,所以自幼得寵。
而博爾濟吉特氏呢她的父親是錦噶喇普郡王,雖然和皇家的關系并不如孝莊文皇后他們那一么親近,但是俗話說得好,山高皇帝遠的。
離得遠了,錦噶喇普郡王雖然沒有占地為王的野心,但是不用在康熙的眼皮底下討生活,小日子還是過得很滋潤的。
博爾濟吉特氏作為錦噶喇普郡王的嫡女,雖然他有不少的女兒,但是架不住這個女兒性子最像他,所以打小就得寵。
也就是說,如果說董鄂氏是齊世的掌上明珠的話,那么博爾濟吉特氏在她阿布錦噶喇普郡王那兒的地位也不遑多讓了。
所以這樣一個金枝玉葉碰上那樣一個天之嬌女,除非兩人或者其中一人的脾氣軟和一點,否則一旦對上的話,是很難會有人愿意先退一步的。
就拿今天早上的事情來說,其實也是小到不能再小的一件事,因為一盆洗漱的溫水,兩人就鬧了起來了。
董鄂氏覺得既然這盆溫水是伺候她的宮女打的,那么自然該她用了,但是博爾濟吉特氏卻覺得既然那個盆是她的,那么打回來的水憑什么讓董鄂氏用
于是兩人就鬧了起來,不僅鬧了起來,在她們動手搶那盆溫水的時候,還不小心一個手滑,潑了剛好路過的幼媛一身。
一聽到這里,幼雙的眉頭下意識地皺了起來,她原本以為是董鄂氏和博爾濟吉特氏兩個秀女的事情,哪里知道事情發展到后面居然牽扯上幼媛了
滿宮上下都知道這次的大選,太子妃的三個妹妹都參加了,所以小太監又如何不知道
他不僅知道,甚至知道太子妃很照顧自己的這三個妹妹,所以剛說完,他就連忙補充一句道“請太子妃放心,因為石二格格躲避及時的原因,所以僅僅只是潑濕了鞋子而已,并無大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