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怎么就那么不信呢
胤礽“”
就是要他皇阿瑪不信。
“是啊,兒子原也沒有想到。”胤礽假裝沒有看到康熙面上的驚訝神色,繼續道,“這選址可是重中之重的大事,大哥信得過兒子,愿意叫兒子替他掌掌眼,出出主意,原本是好事,只可惜兒子哪有這樣的本事替大哥出謀劃策”
胤礽道,“皇阿瑪您也知道,兒子除了幼年時跟著您一塊出去行圍祭祀之外,其他時間都待在這紫禁城里。”
“雖說是一個地地道道的京城人士,可兒子對京師的了解卻知之甚少,便是有心想要幫大哥的忙,也實在是無能為力了。”
說著,胤礽故意嘆了一口氣,“這么想想,兒子真的覺得自個兒有點愧對大哥對兒子的信任了。”
胤礽說這一番話的目的是什么,就連一旁站著的梁九功都聽出來了,更別提康熙這樣的精明人了。
一聽就知道他的保成這是在跟他撒嬌呢。
康熙一邊覺得二兒子都已經娶妻生子了,怎么還一副小孩子脾氣一邊又覺得他的保成長這么大了還跟他撒嬌,那是因為和他這個阿瑪親,沒有把他這個阿瑪當外人。
所以康熙這會兒的心情是欣慰大于不滿的,再則
康熙聽了胤礽的話,仔細想想之后發現自己確實是有點不太對得起這個兒子。
都說他偏心二兒子,這點不止是外人這么說的,就連康熙本人自個兒也是承認的,但是現在聽胤礽這么一說,康熙捫心自問
他真的完全偏心他的保成嗎
未必吧。
就像胤礽說的那樣,除了年幼時他有跟著他一塊外出行圍祭祀之外,其他時間他都只待在紫禁城里。
尤其是他越長大,越有本事之后,他就越是倚重他,以至于每次出門都只帶其他的兒子,而讓他這個寶貝兒子待在京師替他留守。
仔細算起來,他的保成上一次離開紫禁城還是去年四月接他回鑾的時候,三次親征噶爾丹沒有帶上他這個兒子不說,就連今年正月巡幸五臺山,也是只帶上了他的大兒子。
這么一想,康熙難得地對自己這個寶貝兒子就有點愧疚了,他自己也年輕過,十幾二十歲的時候怎么可能沒想過往外跑呢更別提親征打仗了。
偏偏這些年來,他最寶貝的這個兒子卻被他困在了紫禁城這一方天地里。
這么一愧疚,康熙就許了胤礽今年年中的時候跟他一塊巡幸塞外了。
大兒子、三兒子包括其他的那些兒子們到了一定的年紀他都可以讓他們搬出宮去分府另居,但是二兒子就別想了,康熙表示,不是他不疼保成,而是保成的身份就注定了不能搬出宮去分府另居的。
除非哪天他不再是這大清的儲君了,但是這可能嗎康熙心想,只要有他在的一天,就絕對不可能有這樣的情況發生。
毓慶宮的寓意非凡,如果胤礽可以隨便搬離的話,那么當初康熙也不會寧可選擇給毓慶宮擴建,也不直接給他挑選另外一座更大更寬廣的宮殿作為他的寢宮了。
不過沒辦法讓胤礽搬出宮去住,不代表不能夠帶他一塊出門的,康熙到底還是心疼自己這個兒子的,尤其是想到了當初他第二次親征噶爾丹,只留二兒子待在京師替他守護大后方,結果二兒子累到病倒的事情。
“真的”胤礽確實是有意讓康熙知道自己不高興,但是他沒想到他皇阿瑪知道之后不僅沒有責怪他小心眼,反倒是提出了年中帶他一塊巡幸塞外。
作為一個不宅卻硬生生被他皇阿瑪摁在紫禁城里當一個宅男的胤礽一聽,頓時就露出了一個驚喜的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