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他連大兒子都不帶的話,那么同意了讓大兒媳婦去也沒用。
壓根就沒有想到康熙會不帶上自己的直郡王“”
不是
那個
他皇阿瑪不會真的對他那么殘忍吧
他還打算去蒙古騎馬射獵,好好地痛快一番呢。
康熙倒也沒有想著把直郡王給落下,畢竟論騎馬射箭的話,他大兒子絕對是一眾兒子當中的佼佼者。
雖然康熙已經是一國之君,富有四海了,但是身為父親的他難免有一些為人父母的俗氣想要跟外人炫耀一下自己孩子的優秀。
別看滿蒙關系好,康熙心想,要是真的那么好的話,他也不用讓自己的女兒一個接一個地去撫蒙了。
作為一個父親,康熙自然不愿意讓自己的女兒步上他姑爸爸和他那些姐妹們的后塵,不說蒙古的生存環境比京師惡劣,單單是從此和至親生離之苦,就足以讓人難以接受了。
言歸正傳,正是因為康熙深知滿蒙關系并不如表面上看起來的那么和樂融融,所以他才得讓蒙古人都要知道他不僅后繼有人,而且有能耐的兒子還不少。
這樣才能夠鎮得住他們蠢蠢欲動的心。
不過心里面是這么打算的康熙并沒有告訴直郡王,誰叫他今兒一聲不吭的就嚇了他一跳,康熙心想,不叫他好好地抓耳撓腮一把,就對不住他剛剛受到的驚嚇。
不得不說,康熙小心眼起來連自己兒子的仇都要記。
直郡王“”
是的,太小心眼了。
直郡王第一次知道他皇阿瑪還有這么小心眼的一面,但是好在最后他還是松口了,不僅同意了帶上直郡王,同時還允許大福晉隨行。
“好在我們還在宮里住,可以把孩子們都交給額娘照看。”大福晉早就打算好了,等她和直郡王一塊去蒙古之后,就把家里的孩子交給惠妃照看。
那可是孩子們的親瑪嬤,所以大福晉很放心把孩子交給惠妃。
“可是弘景他們你打算交給誰幫忙照看”大福晉心想,二弟妹嫁給太子爺雖然沒有婆媳關系需要處理,但是也少了一個值得信任的人。
畢竟孩子多金貴,又多脆弱啊,要是所托非人的話,那么出了事可是再后悔都沒用了。
“我也在想著。”幼雙倒是想把自己的孩子交給自己的額娘照顧,因為要說信任的話,幼雙肯定更信任自己的額娘了。
但是仔細想想又覺得這個辦法行不通,先不說她這么做的話,康熙答不答應,便是答應,小弘景他們在她娘家能夠住得慣嗎
要說熟悉的話,小弘景他們兄妹三人可能跟三福晉她們更加熟悉。
既然如此,那么為什么幼雙不把孩子交給三福晉幫忙照看呢
原因很簡單,不是信不過她,而是得知了幼雙和大福晉都可以跟著一塊去蒙古,三福晉也心動了,正慫恿三阿哥也到他皇阿瑪面前好好地撒一撒嬌呢。
同樣都是皇子福晉,她也不跟二嫂比了,誰讓人家的枕邊人是太子呢,可是大嫂的枕邊人是多羅郡王,而她的枕邊人也同樣是多羅郡王。
那憑什么大嫂可以去,她卻不可以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