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今年巡幸塞外除了打算帶上胤礽、直郡王、誠郡王、四貝勒和十四阿哥之外,還有八貝勒、九阿哥、十阿哥和十三阿哥。
其中除了胤礽、直郡王、誠郡王和四貝勒是已經娶妻之外,其他兒子當中就只剩下八貝勒一個人是已經成家的。
所以康熙扒拉著手指算了一下,哦,二兒子、大兒子還有三兒子跟他撒嬌了,那么接下來還有四兒子和八兒子是吧
沒理由四福晉和八福晉知道了她們的嫂子們能夠跟著一塊去蒙古,她們都無動于衷。
所以一想到還有兩個兒子排著隊要給自己撒嬌,康熙就覺得頭疼。
特別疼的那種。
雖然有句俗話是這么說的,屎殼郎說自己的兒子香,刺猬說自己的兒子光,但是作為親爹的康熙真的沒辦法捂著良心說他對兒子們的撒嬌很受用。
這里重點批評直郡王和誠郡王。
直郡王就不說了,誠郡王好歹也生得白白凈凈,一副斯斯文文的模樣,康熙原本以為他來跟他撒嬌,他總不該太難受才對的。
結果他錯了。
康熙心想他活這么大,即便有權有勢也從來沒有干過逼良為娼的事情,他也不屑干這樣的事情。
結果他兒子倒好,長出息了,逼著他干出“逼良為娼”這樣的事情。
想起誠郡王跟自己撒嬌的時候那種勉為其難,心不甘情不愿,康熙表示他一個受害者都還沒有覺得委屈,他委哪門子的屈
正是因為誠郡王的不給力,所以即便四貝勒和八貝勒都不像他們大哥直郡王那樣生得五大三粗的,康熙對他們撒嬌的本事也不抱任何希望了。
尤其是他的四兒子,康熙想起幼年時的四貝勒還是挺可愛、挺活潑的,結果隨著年歲漸長,經歷了喪養母,又與生母關系疏遠的事情之后,慢慢地養成了一副內斂克制的性子。
年紀輕輕的,也不知道打哪兒學來一副古板嚴肅的脾氣,就連對著他這個皇阿瑪,也鮮少有什么笑臉的。
康熙雖然不知道什么叫做面癱臉,但是一想到自己的四兒子要頂著他那張紅衣大炮都炸不開的臭臉給自己撒嬌
康熙頓時深吸了一口氣,只覺得整個世界都失去了色彩。
八福晉可不知道康熙對自家兒子們撒嬌的本事有多嫌棄,得知幼雙、大福晉和三福晉都可以去蒙古之后,當天回到阿哥所就纏著八貝勒讓他也去跟康熙說說,把她也帶上。
“爺,我長這么大還沒有去過蒙古呢,你就答應我吧。”八福晉生得嬌俏,性情又張揚,八貝勒原本以為自己不會喜歡這樣的女子的。
可是和八福晉大婚之后,八貝勒就一點一點地被她給吸引了,她熱情似火,雖然沒有一般大家閨秀該有的矜持和靦腆,但是卻像是明媚的驕陽似的,耀眼到讓八貝勒根本無法不被她吸引。
八貝勒的生母衛貴人只在年輕時得寵過那么一段時間而已,否則的話她也不會只生了八貝勒一個孩子,而且至今還只是小小的一個貴人。
正是因為這個原因,所以八貝勒從小就比其他兄弟要更懂事一些,他深知自己沒有別的兄弟那么有底氣,所以從小到大,八貝勒不說活得小心翼翼,如履薄冰的,但是至少也是打小就懂得了謹言慎行的道理。
因為他知道,如果自己任性了,闖禍了,不會像直郡王這些哥哥們,也不會像九阿哥那些弟弟們一樣有額娘替他撐腰。
相反,八貝勒還得反過來給他額娘撐腰。
因為衛貴人雖然生得貌美,滿宮上下甚至找不出一個比她更好看的嬪妃,但是性子卻十分弱,弱到八貝勒都還沒有足夠的自立能力時,就得分出心神來護著自己的額娘了。
雖然清朝的太監不像明朝那樣,有權有勢到連皇帝的女人都敢欺負,但是地位不高又不得寵的嬪妃在后宮里面能有什么好日子過呢
畢竟宮里頭多的是見高就拜,見低就踩的勢利小人。
生活在這樣的環境下,有這樣一個柔弱到需要稚子保護的生母,八貝勒會養成這樣的性子很好理解,而他會被八福晉給吸引也很好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