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怕誠郡王明知道三福晉是故意嚇唬他的,但是他娘的他真的叫她成功嚇唬到了。
沒辦法,誠郡王的膽子就是這么小,每次看到他福晉咻咻咻地甩著鞭子時,他就擔心哪次她一失手,那鞭子就真的抽他身上了。
憋屈
這日子過得實在是太憋屈了
誠郡王實在是想不明白,他堂堂大清的多羅郡王,為什么要過這樣憋屈的日子
好不容易從三福晉的“魔爪”里逃出來的誠郡王擦了擦額頭上的汗,尋思著今天晚上要到哪個兄弟那兒去借宿一宿。
太子爺那兒
不行不行,他福晉變成今時今日這個樣子,說不定有他二嫂一份功勞。
那大哥那兒
不行不行,大哥但凡有點出息,也不至于被大嫂管住這么多年了。
那四弟那兒
換做是以前的話,誠郡王覺得這或許是一個好人選,但是自從知道了四福晉一箭射爆箭靶的事跡之后,誠郡王對他四弟的家庭地位產生了懷疑。
那八弟那兒
算了算了,現在的八弟和當年的大哥有什么區別
有家室的兄弟都被誠郡王排除之后,他就干脆去投靠沒家室的弟弟們了,反正九弟和十弟馬上就要大婚了,誠郡王心想,他一個當哥哥的,是時候該給他們傳授一下過來人的經驗了。
九阿哥“”
十阿哥“”
他們覺得自己好像并不需要。
可惜沒地方去不是,是可惜滿腔都是兄弟情深的誠郡王不要兩個弟弟覺得,他要他覺得,為了兩個弟弟大婚之后能夠保住一家之主的地位,誠郡王覺得他們很有必要聽他一言。
“你們要知道,女人是不能慣的”
在誠郡王強行逼著九阿哥和十阿哥聽取他作為過來人你的經驗時,另一邊的博爾濟吉特氏也在聽著她額吉給她傳授經驗。
對于自己的女兒被指婚給十阿哥一事,錦噶喇普郡王妃是喜憂參半的,喜的是十阿哥不管怎么說都是皇阿哥,女兒嫁過去就是皇子福晉了,而且十阿哥在一眾皇子當中,身份尊貴僅次于太子爺,她女兒嫁過去算是高嫁了。
再加上十阿哥的生母又已經去世了,她女兒嫁過去就不用擔心會有什么婆媳矛盾。
而憂的則是京師離蒙古這么遠,她女兒嫁過去之后,她們母女倆日后怕是一年都難得見一次面了。
而且她女兒自幼在蒙古長大,嫁過去人生地不熟的,別說是信得過的人了,便是熟人也不認識幾個,真要是受委屈了,別說是找人給自己撐腰了,怕是連訴苦的地兒都找不到。
每每一想到這里,錦噶喇普郡王妃就憂大于喜了。
可惜皇命不可違,康熙既然已經下旨了,那么錦噶喇普郡王妃是愿意博爾濟吉特氏得嫁,不愿意也得嫁。
不過好在錦噶喇普郡王妃已經給自己的女兒物色好了兩個靠山了,一個自然就是太后了。
老太太出身蒙古,哪怕和他們不是一支的,但是看在同樣都是蒙古人的份上,老太太應該會多照看一下她女兒的。
而另外一個靠山就是幼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