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一直信奉養兒如羊不如養兒如狼的教育理念,只要他生的兒子個個有出息,都成才的話,他們大清何愁不興旺
是的,康熙的這個教育理念是用在他兒子們身上的,至于女兒,他倒是沒有那根筋。
主要是因為現在的人都是分工合作的,不僅男主外女主內,而且兒子教育歸父親管,女兒教養歸嫡母管。
雖然仁孝皇后確實是去世得早,但是康熙不止元后一個妻子,哪怕孝昭皇后也是個短命的,但是還有個孝懿皇后呢。
雖然孝懿皇后只當了一天的皇后就崩逝了,但是她在康熙二十年就被晉封為皇貴妃,位同副后的她自然順理成章的接管宮權,同時攬下了教養公主們的責任和義務了。
要說孝懿皇后在世的時候沒有好好教養公主們也不是,但是要說她盡心教養她們的話,那也沒有,孝懿皇后一輩子只生過一個女兒,可惜小公主六月出生,同年閏六月就夭折了,膝下只剩下一個德妃所出的四阿哥。
人心都是偏的,如果孝懿皇后有自己親生的孩子的話,那么自然偏心自己親生的那個,但是沒有,那么她自然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自己撫養的養子身上了。
于是在教養公主們的這件事情上面,孝懿皇后雖然沒有當甩手掌柜,但是卻也頂多就是照本宣科。
受到漢文化的影響,康熙本人也確實是更喜歡女子恭良嫻靜一點,所以見孝懿皇后把自己的女兒都往大家閨秀方向培養,倒也沒覺得她教錯了。
如果端靜公主沒有遇到這樣的事情,而是和她兩個姐姐純禧公主和榮憲公主那樣和自己的額駙相敬如賓的話,那么康熙或許不會覺得這樣的教育出了什么錯。
可是偏偏端靜公主因為性子,也因為教育的問題,出現了這樣重大的問題。
康熙是個養生達人,他自然知道長年郁結于心對于人的壽命來說會有什么樣的影響了,如果不出意外,端靜公主沒人開解繼續下去的話,她壽命是長不了的。
康熙早年間夭折過太多的孩子了,可是這種事情并不會因為次數多,就會讓人習以為常,變得麻木的。
尤其是端靜公主是他看著長大的,多年的父女感情都擺在那兒了,端靜公主要是真的香消玉殞,讓他白發人送黑發人的話,康熙焉能不悲痛
所以現在看到端靜公主雄起了,康熙心里很欣慰,也很復雜,他一向純良的女兒怎么突然變得這么兇殘了
看著就像是浴火重生的端靜公主,康熙現在不太擔心他們走后他女兒會被欺負了,他現在比較擔心的是噶爾臧。
他不會哪天就收到他三女婿意外身亡的訃告吧
康熙心里面是這么想的,但是臨走前還是給端靜公主留了一支暗衛,如果端靜公主沒能力走到最后,那么這支暗衛就當做是留下來保護她的;如果端靜公主有能力往上走,那么這支暗衛就當做是給她的幫手;如果端靜公主想要當寡婦的話,那么這支暗衛
反正這支暗衛康熙是給端靜公主了“好好照顧自己,別叫皇阿瑪擔心。”
“女兒會的。”端靜公主哭得跟個淚人兒似的,一想到今日一別,他們父女兩人從此天各一方,此生能夠再見面的次數一個巴掌都數得過來,端靜公主就更加舍不得了。
“皇阿瑪您也要好好保重,女兒不孝,日后不能承歡膝下,但是女兒會日日在神佛面前替您祈禱,愿滿天神佛保佑皇阿瑪您長命百歲,萬事順心。”
和康熙話別之后,端靜公主就去找太后她們,她們來到喀喇沁部落之后,沒少關心她,也沒少擔心她受人欺負,再加上這些都是她的親人,即便沒有血緣關系,但是她們這份關心和擔心足以讓端靜公主覺得很溫暖了。
尤其是幼雙這位二嫂,端靜公主真的是打從心底里感謝她“我現在都后悔了,出嫁前沒有多點和二嫂您相處。”
要是她早知道她二嫂是這樣有大智慧的人,她就應該多和她接觸,多向她學習,這樣她就不至于浪費了這么多年的時間了。
“現在相處也不晚。”幼雙笑著道,“雖然我們沒法見面,但是你有什么事情的話,可以給我寫信。”
端靜公主一聽,眼睛都亮了“那咱們可說好了,到時候二嫂您可別嫌我煩。”
“那不能,我還等著你幫我掙錢呢。”幼雙自然說了要給端靜公主砸錢那可是真的,并不是說說而已。
“二嫂您放心吧,我肯定不會叫你賠錢的。”端靜公主心想,大不了賠的錢她給補上,反正她陪嫁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