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禮的結果自不必說,公主和駙馬不合,駙馬不喜歡公主,公主獨守空閨不出幾年,本來應該芳華正茂的公主就因為抑郁成疾而去世了。
以這件事情來說,原主只是好心辦壞事,他知道朝陽公主對那個探花郎多看了兩眼,然后就想要促成姐姐的心事,只可惜,用錯了方法,反而害得朝陽公主名聲有損,以后也不得快活。
這種壞事的比重很少,還有一些則是真正的壞事,比如說欺男霸女。
其實最開始,原主是真的想要行俠仗義的,哪個少年人不會對那樣的仗劍而行心生向往呢偏偏身份使然,容不得他們那般俠義自在,于是在有限的范圍內,碰見了自然要管一管。
心是好的,事情卻沒有做好,有人知曉了他的這番心思,用了各種方法來討好,這些戲目中自然少不了惡霸欺凌少女的經典,然后惡霸被趕跑,無家可歸的少女自然要跟著走了。
各種各樣的女子通過各種各樣的方法被送到了原主的身邊,一開始他沒有什么歪心,但到了后來,誰能抵擋那許多美女以各種各樣正式的理由投懷送抱呢他又不是養不起,然后,后院漸漸大了起來。
縱情聲色之后,哪里還能找到最初的本心,原主就這樣沉迷于內,最終死在一次宅斗誤殺之下。
這樣一個人物,若不是劇情都是從他本人的視角出發,在別人看來,可能也就是賈寶玉西門慶那種人而已。
但當李喆成了自己,感觸反而很多,是個難得的真心之人,只可惜這真心最后成了自私自利之心。
不過,如果成了自己,自然是順著自己的本心去做。
朝堂安穩,不必他去憂國憂民,又或者說,那樣的事情做上一次已經夠了,他絕對不想體會第二次。
家庭和睦,長公主當年頗為受寵,作為先帝的第一個女兒,還是嫡出,她得到的關愛很多,自小就有一種別的公主所不具備的尊貴,連駙馬都是自己選的,只可惜那位世家子風姿出眾聰穎絕倫都有了,唯獨壽命上短少了一些,不能陪她終老。
不過兩人感情極深,乃至于駙馬去世后公主并未改嫁,也沒有做出豢、養面首等潛規則之內的事情,反而是一心一意教導他們唯一的兒子李喆。
這般愛重之下,尋常的孩子不長歪都是邀天之幸了,何況還有宮中的兩位大山寵著。
太后自不必說,沒有不憐惜愛女獨子的道理。皇帝那里,他是長公主一母同胞的弟弟,血緣之親早已奠定了基礎,又因無子,對姐姐的這個兒子是從小看到大的,是那些不曾看顧的骨血比不上的,甫一掌權就給加封成了靖國公,當時還引起了朝野公議,卻也被他一意孤行,到底是落實了這個一等公。
那個時候原主不過五歲,五歲的一等公,真是何等榮幸才能得此封賞。
這些,都決定了原主備受寵愛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