鉉音接過絲絹,張仁把手電抬起,照亮絲絹上的內容,著急地問“上面寫的什么”
“估計是原委之類的話吧。”周仰光合理推測。
不管一個和尚出現在這里原因是什么,只要他不是被人殺死之后擺放到這里當裝飾的,那么就必然會寫下一些因果關系,讓后來人知道一二。
佛家,可是相信輪回的。
來之前,因為那本梵文經書,鉉音惡補了一下梵文,他本就有原主對這方面的記憶,自己的精神力又過人,此時一目十行地看下來,半點兒誤讀都沒有,把絲絹上的內容給眾人說了出來。
“貧僧自西域游歷,誤入此地惜佛經數卷,不能傳出慮此陣兇邪,若無人度,恐有禍變身無長物,除佛經外,唯有一身佛法玄通,愿以身替,度陣中怨魂,解世間危厄”
絲絹上的話其實也很簡單,除去對和尚來歷的敘述,對佛法的感慨,還有誤入此間的諸多感想之外,剩下的便是這樣一段簡單的經歷,簡單到鉉音兩句話便說完了,若要再簡練,一句話也能概括,就是一個誤入地宮的和尚愿意以身飼魔,取下了原本的鎮壓之物,以自身做鎮,為后來誤入陣中的人留下了一線生機。
誤入的和尚不懂得陣法,但一身佛法玄通,連劇情中那個半吊子都能平安走出,當年陣法氣候還不如現在的時候,那位和尚佛法遠超原主的時候,他若想要走出,何其容易
但,只是考慮到這陣中怨魂無人超度,考慮到這陣繼續發展下去便是遺禍,而他一人又不能破陣的情況下,他便主動取下了一處鎮壓之物,以身替代,不僅為了超度陣中怨魂,也為了給后來誤入之人留下一線生機之門。
有了這一番因果,也不難理解為何上一次張仁和阿勇能夠平安脫困了,阿勇已然不是人類,可不用管它,張仁卻是托了那一冊佛經的福,因了這位高僧的庇護,這才能夠安然無恙地出去。
這樣想來也是通順,這樣兇險的大陣,劇情中,原主那幫人即便有著炸藥等熱武器,但能夠輕易脫困恐怕也是托了這位高僧的福,否則,那些怨魂哪里是熱武器能夠對付得了的,更不用說陣中真正的兇煞之物了。
鉉音默然,比起這位崇高的品德來,他之前的大愿怎么看也都是為了利己,并沒有多少普度慈悲之心。
“這位,是真正的高僧啊”周仰光感慨了一句,在金身前恭恭敬敬地合十鞠躬。
齊坤也有些感慨,嘆了一聲,突然問“可知這位高僧法號”
鉉音搖搖頭,絲絹上的字不少,但沒有一個提到自己的名字,一派舍己之心字里行間,真是讓后者愧然。
張仁也在行禮,他之前早有疑問,既然阿勇已經不是人了,那跟他一起逃出的自己算什么呢原來,竟是有這般緣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