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船上裝有十二腕尺高的雙桅桿,桅桿上系著亞麻布做的船帆。這是為了航行中減少對人力的使用而專門設計的。
埃及這個國度有一項上天賦予的優勢,南北走向的尼羅河貫穿上下埃及,河水由南至北流動,而一年到頭風向則幾乎都是由北至南。
因此,大河上的船只,由南至北靠水流,由北至南靠風帆。
風力強勁時,溯河而上根本不需要水手劃槳。
大河的水運貫通上下埃及,讓上下埃及的不同出產得以相互交換。
原本王室船隊就是打算升帆的,此刻既然來人提起,艾麗希便大方地點了頭。
一時間號令傳出,不止是艾麗希乘坐的王船,一時間連所有載著艾麗希的隨從和物資的船只,也全都升起了帆。
“這位大人,”
艾麗希想起對方的位階,果斷采用了這個稱呼。
“請到王船上來坐坐吧。”
這次可不比從薩卡拉回孟菲斯那次,艾麗希只能借用提洛斯留下的一條供隨從乘坐的船只。這次艾麗希端坐在王室最高等級的船只上。
這座王船不僅船身龐大,每一舷有五十名水手劃槳,而且船身上安裝著可封閉的船艙。船艙內有直接固定在甲板上的桌椅。
而此刻她面前的桌椅上,擺著新鮮烤制的面包和燜至完全軟爛的香甜麥粥,搭配焙干后香脆無比的各式干果,松子、核桃、榛仁和杏仁
此外還有大串大串收獲未久的新鮮葡萄和石榴。
飲品方面,因為艾麗希執意不愿飲用啤酒或者葡萄酒,現在擺在她手邊的,是鮮榨的葡萄汁和柑橘汁。
這已經是埃及王室招待王公大臣的規格,艾麗希心想這應該足以招待阿努比斯祭司的這位朋友了。
誰知頭插羽毛的這位“大人”見到各船上風帆揚起,突然哈哈一聲長笑,瞬間躍至空中。
他沒有像驚呼著的水手們想象的那樣,落入大河,濺起水花。
他直接懸停在半空,穩在河面上空大約八到十腕尺的位置上。
老人家伸手取下別在頭上的那枚藍色羽毛。
那枚羽毛迎風長大,瞬間變得幾乎有一人高。這位神使手持羽毛,沖著大河上的升起的片片風帆輕輕地一扇
瞬間,連坐在船艙中的艾麗希都感受到了勁風鼓蕩。
她偏頭向船艙外看去,只見預定要出發的王船和其他陪伴輔助的船只上,所有掛起的風帆全部鼓至最滿。船只飛快地向同一個方向移動,船上的水手此刻正手忙腳亂地操控風帆,調帆的角度,以此來避免船只撞在一起。
原來這就是阿努比斯神使請來幫忙的“大人物”。
艾麗希由衷地想。
她忍不住向背后靠去,眼帶欽佩,坐在船艙里觀看那枚羽毛的“表演”。
藍色的羽毛,應該就是這位神使大人所擁有的法寶,重要的特殊物品。
艾麗希的眼神掃過船艙,卻留意到王船上一名滿面焦慮與憂愁的中年男人,正沖水手們嚷嚷著什么。
這名男子她肯定見過,卻不知道叫什么名字應該是上次提洛斯去薩卡拉時帶在身邊的人物。
明明王室船隊在大河上飛快行駛,兩岸的景物在迅速倒退,這名男子卻一臉愁容地搓著手,似乎不知該怎么辦才好。
艾麗希轉頭看向南娜,后者已經會意,趕緊過去,三言兩語,將那名男子帶來艾麗希面前。
這人奉命來見艾麗希,竟然還一步三回頭,似乎依舊在掛心水中行船的事。然而南娜一瞪眼,這男人立即笑出一臉褶子,在艾麗希面前恭敬地行禮。
這是這個世界里平民出身的位卑者被提拔官職后最常見的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