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恬這邊聚過來不少的小姐給她敬果酒。
這種應付雖然一年沒見,路恬依然熟悉,也很快習慣與適應。
在各種恭維聲中,路恬臉上的笑就沒有斷過。
上位的太后一直注意著路恬,看到路恬高興,她自然不開心,手里的杯子帶著氣性的放到桌子上,發出砰的一聲,代表著太后不是很好的心情。
“母后,您忘了皇兄和我說的話嗎當著這么多大臣和其家眷的面,您不能為難路恬。”
太后冷哼一聲,確實收斂了脾氣,臉上緩緩露出幾絲笑意。
“路恬。”
太后出聲,長公主想打斷已經不可能。
眾人也都被太后這一聲吸引,停下正在做的事情,面向太后。
被叫名字的路恬自然不能無視太后,“太后娘娘請說。”
“哀家聽聞你曾經在月城寫了五十多首關于梅花的詩,可有此事”
太后問的時候是帶著笑意的,看上去有些要褒賞路恬的意思,大家也都笑著聽太后說話。
路恬聽到問話可不這般認為。
不管怎么說,太后是絕對不會夸她的。
如今提到這件事,她能想到的就是太后要借著這件事為難她。
當然,事情都傳到京城來了,她也不能否認。
“確實是臣女所作。當時也是為了贏銀子,很多詩也都是借鑒別人的,并非臣女一人所寫。”
她做的事情她定然會承認,沒什么好隱瞞的。
太后聽到路恬承認,臉上笑意深了幾分。
“不管是不是借鑒,說明你路恬是有真才實學的。如今剛好是春日,百花爭相綻放。路恬,你就作一首詩,里面不可低于十個花字,讓哀家也見識見識你的才學,如何”
太后這話一落,路恬還沒說什么,皇上先不高興了。
“母后,一首詩才多少字怎么可能十個花字那還是詩嗎”
他從未聽過這樣的詩,也很明顯,母后就是故意為難路恬的。
當然,這一點所有人都能看出來。
今日他這個皇上主辦宴會為路恬接風,自己的母后卻在這為難路恬,說出去是他們皇家沒有風度
母后這么做不僅是在為難路恬,更是在拆他這個皇上的臺
“就是啊母后,您這玩笑可不能這么開。路恬現在才多大那么多名門學子和才華橫溢的夫子都不一定能寫出來,恬恬怎么可能做到”
長公主也跟著說話,意思是讓太后不要當著那么多人的面為難路恬。
太后眼底神色沉了沉,但是也不惱,看向路恬的時候依然帶著笑意。
“路恬來京城后做了許多咱們聽都沒聽過,見都沒見過的事情。而且,悅城那邊的事情在路恬還沒回京之前就傳過來了。”
“哀家想著,你既然能作出那么多關于梅花的詩,應該也是有這個才華的。”
太后說著,像是下令一般,“路恬,你就別藏著掖著了,有什么我們沒見識過的才華都拿出來給我們看看。”
“母后”長公主還想再勸,太后直接一個眼神警告。
那意思,如果長公主再求情,就別怪她當眾為難路恬了
其實,這已經是當眾為難了,所有看著的人心里都明白。
路恬知道太后的意思,也明白皇上和長公主是向著她的。
不過,沒必要為了這件事讓皇室的三個人為她爭執。
她確實知道一首很多花字的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