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凌蔭蹙了蹙眉,但對她來說,宓茶應該是比百里族、比熊天晟的遺愿更加重要的存在。
她從小討厭沈芙嘉,即使是現在也對沈芙嘉的三觀、手段敬而遠之,可有時候,柳凌蔭真希望宓茶能是第二個沈芙嘉,但她偏偏是個牧師,牧師的特性在她的血液中磨滅不去,令人揪心。
良久,柳凌蔭對著視頻輕輕一嘆,“沈芙嘉,女王需要人才支撐國家,但你的位置應該和我們不一樣。”
沈芙嘉瞌眸,細密的眼睫投下了一層陰翳。
“我當不了全職太太,”最后,她呢喃道,“凌蔭,我也有我的顧慮。”
不管怎樣,現在的宓茶需要她,她身上有足夠的價值,這就夠了。
翌日上午,抗禹軍從東西兩路出發,和袁禹默所部正式交鋒。
柳凌蔭和童泠泠抵達之前,留在南部的付芝憶已經發動了空襲。
能轉移的平民已經盡數轉移,剩下的很難搶救出來,大軍抵達之前,宓茶向姬方縉發去了對話申請,要求他釋放袁禹默手中的平民。
姬方縉表示,禹軍并沒有扣壓平民,更沒有故意傷害民眾,所有被害者都是因為堯國政府的漠視、拖拉導致,其中還有不少是堯國故意栽贓禹國。
他知道這個謊話不算高明,但事到如今,他也只能咬死不認。
現在還不是除掉袁禹默的時候,讓袁禹默背負這些罪名,便等同于承認禹國對平民施加了暴力。
溝通失敗,雙方便進入了火拼。
戰爭開始之時,沈芙嘉特派數名記者拍攝、報道前線的情況。
國內各平臺被沈芙嘉牢牢把控,除了投放戰爭方面的消息,還有因為戰爭而流離失所的人群、倒閉裁員的企業等訊息,她在國內不斷制造著緊張的危機氣氛,并暗中助力了一些博主、主播們的文章視頻。
政府救助百姓的信息要有,但那些非編制名人發布的信息也值得重視。
官媒發布的救助行動常常會引起逆反心理,在群眾看來,他們如今所遭受的一切都是因為,因此,政府做這些都是理所應當的,沒有邀功的資格。
但編外人員則有所不同,許多內容從政府嘴里說出來是“虛偽的官話”,從民眾自己口中說出來,則變成了“暖心”、“激勵”。
在沈芙嘉的指示下,各平臺開始推送某一類創作作品,譬如“對和平時期的懷念”、“時局艱辛,我們更要砥礪前行”、“各區域救助站點”
除了網紅們的作品外,沈芙嘉亦助力了一些素人。
在堯國某平臺的熱搜上,有了這么一則拍攝模糊的視頻,大致內容如下
“我是西南大的在校生,轉移的時候我和其他幾個同學沒有跟上,武警接到消息后,專門派了一輛車來了我們的學校,接我們的幾個武警小哥知道我們身上沒有食物后,每人還湊了一點吃的給我們。看包裝都是軍用食品,應該是他們自己的口糧。”
這類視頻如雨后春筍,數量不算太多,但漸漸冒頭。
宓茶頒布了一系列緊急政策,包括組建救助點、開放緊急求助信號她所新推出的每一項政策,在官方簡明公布后,沈芙嘉都通過這類視頻、以“素人體驗新政策”的形式,巧妙地進行了推廣普及。
絕大部分民眾都處于安全區,他們被禁止隨意外出,因此對于戰爭的認知只源于新聞和網絡。
這兩個地方被沈芙嘉全面操控。網絡、媒體成為了她手中的一桿天平,左邊是慘烈的戰爭、蕭條的經濟,右邊則是來自政府和民眾之間的溫暖。
她時刻關注著平衡,令這桿天平始終保持著微微右傾的狀態,令堯國的溫暖始終比痛苦更勝一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