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鄉下人哪里見過什么精巧的吃食大家伙兒自家做飯做菜那都是大鍋菜往里頭一丟,一鍋燉。當然,這些被叫來幫廚,都是會做個拿手的小吃的。于是一時間,各顯神通。方家大房的媳婦兒大話說得響亮,其實還算有點本事。至少這一群人里頭,她炒起菜來最舍得擱油。
刺啦刺啦油煙氣冒出來,味道混雜在一起,別提多嗆人。
管家臉色不大好看,看這些人切菜的架勢心里就忍不住著急。他手被在后頭,人急的像熱鍋上的螞蟻。連看了廚子好幾眼,廚子就是冷笑著不出手。他心里明白是怎么一回事,只能唉聲嘆氣。
眼看著一道道菜出鍋,他拿著一雙筷子就每一個叨一筷子,嘗味道。
鄉下窮苦,飯菜本就不講究。為了能多吃點飯,一般菜都做的很咸。管家一道道吃過去,咸得嘴里都發苦。直到嘗到方家大房媳婦兒,臉色才好看一些。
她做菜味道雖然沒強到多少,但勝在顏色好看。這么一盤子端出去,至少是里面最上得了臺面的。
管家眉頭皺得打結,嘴里菜的味道馬馬虎虎,只比他家的婆娘做得好一點。都說貴人吃的是山珍海味,不曉得這等吃食能不能入貴人的眼他于是不死心地將目光投向王家的廚子。這廚子冷哼了一聲,轉身出去了。管家說的話他聽見了當沒聽見,連說話的機會都不給管家。
管家沒辦法,嘆了口氣,矮子里面拔將軍“那不然,席面就交給”
話還未說完,婆子帶著安琳瑯趕到門口“方家嬸子的女兒能做席面。”
王媽媽大嗓門一句話就打斷了管家。
先不說王媽媽這一句話斷了大房媳婦兒的二兩銀子好差事,大房婆媳臉色有多難看。連看了王媽媽好幾眼,沒明白方家嬸子的女兒是哪個方家嬸子。王媽媽已經快步走到管家的跟前。她男人跟管家熟。她打斷了管家的話,管家也沒生氣。只是扭頭,就看到王媽媽身后站著的安琳瑯。
王媽媽上去將人拉到一邊去,三言兩句說明了情況。
管家聽說安琳瑯是方嬸子教出來的,打量了眼前這個瘦巴巴的小姑娘好幾眼。這姑娘細胳膊細腿的,瞧著連大鐵鍋都拿不起來,要說做得一手好菜,他怎么看都有些不信。但王媽媽這人他清楚,不會亂說話。見她信誓旦旦,他不得不半信半疑地問安琳瑯“你做過席面”
“做過。”安琳瑯站在一旁,神情不似鄉下人畏縮,身桿也筆直。
管家也是有幾分識人的眼力的人。他上下打量了安琳瑯,又問“會做哪些菜拿手菜有幾樣這回宴請的可是縣城的大人物,席面也是有講究的”
安琳瑯想想,“管家可知貴人是何處人士”
“何方人士”
“江南一帶人士口味清淡,京城以北一帶的人口味偏重。每個地方的人都有不同的偏好。”安琳瑯不驕不躁,說話也慢條斯理一口官腔,“知道是哪里人,正好能拿捏準口味。”
這話就說的講究了,鄉下人做飯就那么幾個把戲。要么蒸,要么炒,要么燉。誰曉得顧及旁人什么口味不過眼看著管家聽完這一番話眉頭揚起來,王媽媽知道這事兒成了一半。看了一眼安琳瑯,見她神情鎮定,不像說大話。仿佛只要知曉貴客是什么口味,她便能做出什么口味似的。
管家沒說話,還是猶豫。眼前的小姑娘年紀太小了,做廚子的還是得經驗老道才好。
安琳瑯提議“不如我先做一道菜叫你們嘗嘗”
作者有話要說我又來了,求收藏,求撒花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