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琳瑯笑了一聲,將餃子餡兒盛起來放到一旁,手下就和面搟皮。她小時候連的基本功里頭,除了刀工,就是搟皮。餃子皮,包子皮,云吞皮,酥,都是要煉。搟餃子皮算是最簡單的一個。她手下飛快,一張張皮搟出來都是大小一樣。
一大早的,她這邊搟了多久的皮。這病秧子就站在一旁看了多久。
怕不夠吃,也是為了節省。安琳瑯一次做了一百個餃子。那邊方老漢還沒回來,家里頭三個人,她就下了小六十個。想要身體好,首先就得吃飽。不止兩個病患不能短了吃食,安琳瑯自己也得補充營養。這具身體瘦得跟十二三歲小孩兒差不多,就連她自己都怕自己哪一日被風刮走。
煮餃子快,一會兒的功夫就都好了。她這邊先盛了二十個送去方婆子的屋里。轉頭跟周攻玉就在廚房快速解決了早飯。
沒想到看著金尊玉貴的人也不折騰,交代了他怎么煎藥。安琳瑯就背著一個竹簍子出了門。
“自己的藥自己煎,煎完藥再替娘煎。我去后山碰碰運氣。”
靠山吃山,安琳瑯就不信,住在山腳下的人還能餓死。
她這邊出了門,前頭村子里就來了一幫子人。這幫人也不是旁人,正是昨兒在王員外家里吃了一頓席面回去后吃什么都不得勁的林主簿的家仆。林主簿好吃那是遠近聞名的,為了吃特地找到方家村也不奇怪。林家家仆一進村子就說找方家嬸子的女兒。
也是巧了,他們逮住問的人正好是住村頭的方家大房。
昨兒婆媳倆一身泥回來這事兒,大房全家人都知曉。自然也聽方伍氏說了安琳瑯截胡搶差事掙了五兩銀子的事兒。先不說方老大聽著心里不快活,就說小輩們尤其是方李氏的丈夫方大柱這一口氣就嘔在心坎兒上。五兩銀子,這可不是小數目是他一年的束脩錢
但是方大柱自詡讀書人,心里再不高興也不會跟那潑皮無賴似的去二叔家門口罵。他看著衣著體面的林家仆從,連忙就否認了方家嬸子女兒這個事“不是女兒,是王員外家弄岔了,是兒媳婦。”
林家家仆不管是女兒還是兒媳婦,他們只要找到人帶回去交差就行。
“可方便帶我們過去”林家家仆詢問道,“我們老爺愿給五兩銀子請她過幾日去林家老宅給老太太做一頓飯。老爺難得一次回鄉祭祖,想好好孝敬一下老人家。”
別的話他沒聽到,方大柱光聽到五兩這兩個字了,心思立即就動了。他是不曉得安琳瑯做的什么菜色,只知道自己媳婦兒也是做得一手好菜。席面往日做過不知多少,村子里都說味道好。心道二叔家買來的媳婦兒能做菜,自家婆娘更能做。
于是笑瞇瞇地將人待到自家,指著院子里摘菜的方李氏就說是方嬸子的兒媳。
方李氏還不知怎么回事,但看這一幫人穿得體面,眼睛就不停地瞥相公。方大柱忙著將人往家里院子引,張口就都在自吹自擂。方李氏聽了一會兒也明白怎么回事,站起來就含糊不清地道“昨兒才從王員外府上回來,原來是給貴人做飯。怪不得得了好些賞錢”
林家人一聽這話,搭上了,這就把差事定下來“五兩是辛苦錢,做得好,老爺另賞。”
方家大房喜不自禁,忙不迭地就答應了。
作者有話要說嗚嗚嗚嗚嗚嗚,大家撒撒花啊,感覺好冷清,沒人搭理作者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