燒火有燒火丫頭,他將東西丟到飯上就一屁股坐到旁邊的木凳上嗑起了瓜子。劉廚子敢這么干自然是有底氣的。他是來王做工,可不是人都賣給王家做奴仆。東家厚道他就多干些日子,東家不厚道,他就糊弄了事。反正整個武原鎮,也找不到手藝比他好的便宜廚子。
這米是南邊來的米,香得很。火候一上來,米香味兒漸漸飄出來,隨之而來的還有一股奇特又纏人的肉香味。嗑著瓜子的劉廚子鼻子抽了抽,放下瓜子就過來揭了鍋蓋。
肉香味是從黑乎乎的東西里飄出來的,這會兒估計是蒸熟了。黑紅變成得紅殷殷,瞧著十分喜人。
劉廚子一愣,拿了雙筷子將東西夾出來。想著,切下來一小片放嘴里。
一股鮮美的肉味兒在嘴里綻開,除了肉,還有蔥姜蒜的味道。不曉得里頭加了什么東西,要在嘴里齒頰留香。劉廚子嘗了一個覺得沒嘗出來味,又切了一片。
連切四五片,將香腸都切除一個角來他才訕訕地停了手。這東西味兒可真帶勁
既然切了個角,干脆都片成片。不然這一根端上去得多難看
劉廚子悻悻地切成大小一致的薄片。怕模樣不討喜還特意給擺了個漂亮的盤兒,順手又炒了一盤素菜做搭配。這般裝了一小食盒的吃食,才讓前院的小丫鬟將吃食給客人端過去。
且不說香腸在王家放了幾日才被端到林五的面前,安琳瑯思來想去,覺得過年還是得屯點兒肉。
先前為了掙錢,她將那整只豬都給霍霍得所剩無幾。剩的那半扇小肋排也放不到大年三十,只能再買些。豬肉是不想了,臘月二十三以后村子里沒人殺豬。鎮子上家家戶戶關了門,僅剩幾家食肆還開著,給往來的商旅打尖兒住店。所有的人都在為過年忙碌。
“沒了豬肉,羊肉也行。”
說起來,冬天吃羊肉鍋才是絕配。但是這年頭,卻不是誰都吃得起羊肉。羊肉比豬肉貴,貴上幾倍不止的。只因這年頭的豬都是不閹割的,不管是家養的豬,還是散養的豬,肉都有一股揮之不去的騷腥味兒。在宋朝豬肉更是排在肉類最下等。
一般的人家做豬肉,若不能去掉豬肉的騷腥味兒,是很難做的好吃的。但羊肉就不同了,羊肉肉質絕佳,乃肉類第一。哪怕西北邊養羊放羊的人多,也不能讓羊肉的價格便宜起來。
“一只羊少不得二兩銀子吧”方木匠經常去瓦市,也算清楚物價,“過年賣的更貴。這個時候了,若是賣羊就是整只賣”
言下之意,為了吃個肉花二兩銀子,舍得嗎
舍不得。安琳瑯還準備來年的春節以后就開食肆呢好不容易存夠了鋪子錢,若當真為吃口肉就給花了,那可真是饞瘋了“罷了,羊肉等家里日子再好些再吃吧。過年我再想想別的法子”
其實照方家老兩口來說,這小半個月的日子已經是他們一年里過的最好的日子了。吃到嘴里的是外頭花銀子都買不到的美食,兒子和老婆子身子都好了不少。家里多了個能干的媳婦兒里里外外幫襯,他們渾渾噩噩的日子都有了主心骨兒。這等好日子他們往年哪里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