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歲也沒有很大,好似跟她差不多年歲。一雙清澈如湖水的桃花眼仿佛能看穿人心。與表兄站在一處,仿佛天造地設的一對璧人。想到師父把這人掛在嘴邊嘀咕了好久,稱呼安琳瑯為天才。高蘭兒咬緊了牙邦,一眨不眨地看著。而后忽然站起來,轉頭就跑。
外頭還下著雨,她傘都沒拿,什么話都沒說埋頭就往雨中沖。
“哎蘭兒蘭兒你又發什么瘋”劉玉夏一生順風順水,唯一的不順心就是這個任性的女兒。這女兒生下來就像是來討債的,處處給她不痛快,“你跑什么不知一直吵著要跟表嫂比試人來了你又要跑”
高蘭兒能聽到她的話才怪,沖到雨幕之中就不見了蹤影。
劉玉夏不放心,撐起一把傘就追上去。
一旁準備跟她說兩句的方婆子話還沒出口,劉玉夏已經走了。方婆子看著她匆匆的背影,深沉地嘆了一口氣“唉,罷了罷了。到底是多年不聯絡,情分也淺了。”
一句輕飄飄的話語,只有她自己才明白的酸澀。
安琳瑯聽到她的嘀咕怔忪了一下,想到鄉下桂花嬸子懷孕的事。嬸子交代過不要太早說,安琳瑯有好消息也不能多嘴,此時拍了拍她“娘,莫要為這事兒難受了。今兒我跟玉哥兒回村里,順勢去桂花姨母家中坐了坐。桂花姨母與姨夫相濡以沫,小日子和和美美,興許還有大好事兒在后頭。”
提到桂花,方婆子臉上的酸澀就散了。對,桂花還在鄉下呢,說起來她也好久沒見桂花了。
“趕明兒我也回村子里待幾日。”這將近一個月的時日,日日被劉玉夏母女折騰著,方婆子都覺得有些心累了。有道是遠香近臭,太常聯絡反而失了親昵。
安琳瑯沒意見。方婆子要回村子里。臊子面攤的生意歇幾日也行,不歇讓五娘撐幾日也行。
幾千的香腸裝不是那么容易的,一個腸衣就不好弄。
安琳瑯這邊剛跟幾個掌柜的定了供香腸的協議,自然要盡快把香腸制出來。食肆里的生意還不能斷,安琳瑯干脆把孫師傅那幾個徒弟都給叫出來。
都是灶頭上干活的人,灌點香腸都是會灌的。
說起來,香腸其實也不難弄。主要是些功夫活兒,累得慌。香料和肉這些東西比例安琳瑯給弄出來,剩下的只管讓這幾個小子去裝就行了。知人善用么,安琳瑯自打被周攻玉點撥了以后就很會學以致用。一共六千根香腸,五個小伙子加班加點的灌,四五日就給弄好了。
后面交貨,送貨,都交給杜宇去安排。安琳瑯忙完了香腸的活兒,就準備抽個空去縣城看看鋪子。
最終還是確定,往后武原鎮西風食肆就交給孫師傅。酸菜作坊是孫榮在管,往后要籌辦的香腸作坊,則是準備讓孫師傅的另一個叫孫喜的徒弟管。至于五娘,五娘會的東西更靈巧,能適應更多的變動。安琳瑯選擇把她帶在身邊,以防緊急情況需要她來頂。
除此之外,孫師傅那個叫孫成的徒弟,安琳瑯也準備帶去縣城。
且不說安琳瑯宣布了這個決定,孫師傅師徒幾個高興得私下里喝了一宿的酒。一個個都在慶幸因禍得福,跟到了好東家。其他幾個沒被看中的徒弟暗暗發誓要更勤奮地干,好讓東家將來對他們也委以重任。就說安琳瑯決定搬去縣城這一日,方老漢躲在屋里哭了一宿。
他是真的舍不得武原鎮方家村,兄弟姐妹都在這里。老人家一輩子的根在這里,讓他突然搬去縣城實在是難受。可是他老婆子鐵了心要走,兒子兒媳婦也要走,讓他一個人留在鎮上他也不樂意。最后委委屈屈的上了馬車,話也不大說。
安琳瑯注意到了方老漢的滴落,卻也不知道怎么勸。順他的意思留下是不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