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琳瑯猜測的光環安玲瓏確實有,但很可惜,對上的人周攻玉。
玉哥兒能年紀輕輕就坐穩名為周家繼承人實則是掌權人位置,心計和魄力一樣不缺。他從來就不是個良善的人,大家族的繼承人,必要時取人性命不過是基本生存手段之一。所以殺了安玲瓏對于他來說,跟殺只雞沒什么兩樣。
但他還記得琳瑯那些古里古怪的底線和原則即便是困境也不傷人性命的原則。他雖然不曉得安琳瑯這個原則為何養成,但他不會娶觸碰,至少不會當著安琳瑯的面兒去觸碰它。
但琳瑯受過的苦,她安玲瓏必須十倍百倍的嘗。所以,安玲瓏的案子很快斷下來。
無論是安家還是路家,想盡辦法都沒有將一個安玲瓏給保出來。
京兆尹死活不愿松口,一旦越了線還會警告他們。很快,安玲瓏就被判了刑,任由誰都翻不了案。斷案的結果也很干脆,流放三千里外的蠻荒之地,服役十年。刑期不滿,絕不允許她回歸。而至于這個服役是服的哪門子役只有蠻荒之地的當地官員知曉。
正所謂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雖說玉哥兒不愿觸碰安琳瑯的底線,卻不代表他會輕易放過這個人。安玲瓏背地里對琳瑯做了何事,沒有人比他更清楚。他如何還治其人之身,這些瑣事就不必詳盡。
安玲瓏被流放的這一日,安侍郎親自去送了。
整個安家除了安侍郎,路家大太太也派人去打點了一二。但消息傳回府中,安玲瓏的兩個胞弟都沒有去。不僅沒去,態度十分避之不及,連提起安玲瓏和萬姨娘都一副不恥的態度。
不得不說,這件事給安老太太十分不好的感官。或許是老人家的怪異心思,她對于兩個庶孫子的行為感覺到十分的不適。道理上,不去是對的。但老太太還是覺得失望。兩人哪怕是偷偷去看一眼,或者給點錢財做做樣子,她也不會這么失望。
安玲瓏不必說,但萬姨娘好歹是生養他們的人。她厭惡安玲瓏和萬姨娘的種種做派沒錯,也確實看到這兩人恨不得打殺了了事,但并沒有教導他們對生母的生死如此漠視,表現得如此事不關己。
旁人都可以唾棄厭惡,血親的他們不可以如此。
“還是得盡早給你爹尋一位稱職的繼室才是,”安老太太心情十分低落,拉著安琳瑯就嘀咕“這兩孩子心如此之硬,終究是養廢了。”
安琳瑯沒有說話,只是拍拍老太太。
二月初的時候,已經出門賠安老太太出門相看的安琳瑯收到了一封信。
是已經等得著急干脆回京的玉哥兒親筆寫的。信里毫不避諱地指責了安琳瑯沒良心,一聲不吭跑回京城久久不歸,甚至一封信都不給他寄。玉哥兒跟別人寫信或許還咬文嚼字,到了安琳瑯這兒全是直白的白話。當然,其中不乏他清楚寫的晦澀了這丫頭看不懂的顧慮。
安琳瑯彼時正在跟老太太商量聘哪家姑娘,看到信都忍不住笑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