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皇帝的一句話,安琳瑯的燒烤店不僅僅是一夜成名這么簡單了。明晃晃被披上一層圣光,安琳瑯哪能放著這大好的機會不做事立馬就讓人去加急做了個牌匾,賣起了品牌“第一烤肉”。整個大齊,皇帝都說好的東西,哪里還有人敢質疑
小皇帝知道以后也不怪罪,笑瞇瞇的“表嫂可需朕給你提個字”
“那自然是感情好。”有便宜不占王八蛋,更何況這可是小皇帝自己提的,她沒強迫,“陛下若是不介意,臣婦立即就給你備筆墨紙硯”
“也可。”小皇帝擺擺手,示意跪著的人都起來,自己則跟上安琳瑯就往二樓的廂房去。
王姝眨了眨眼睛,立即小碎步跟上。
等小皇帝一行人離開,大堂和二樓包廂的人才終于喘上氣。一個個交頭接耳,小聲地嘀咕起來。有那普通的賓客捂著怦怦亂跳的心臟,臉上都激動得冒紅光。心想這錢花得值,有人一輩子得不到見圣顏的機會,他們吃一頓烤肉就有了。
安琳瑯不能體會古代皇帝在普通老百姓心中的地位,但她能帶入后世的粉絲追星。為了見明星一面請假當場的也不是沒有,自然明白這一次白撿來的宣傳到底多重要。
她火速將分店給開出來,同一批的食材配料都有,人手也有。本打算第一家店名聲打出去,再做第二家。如今看來,都不需要等。安琳瑯在京城的三家燒烤店同時開張。
短短不到一個月的時日就賺了個盆滿缽滿。她開店本來是用的自己的鋪子,香料貴了些,但扣除這些還是金額驚人。安琳瑯想著若是能剝除香料從中占據的昂貴費用,興許還能將燒烤店向下兼容。于是干脆自己組建了個商隊,拿其中一間鋪子開了個香料鋪子。讓手里的商隊去西域采購香料,保證自家商鋪用料的同時,多出來的也能售賣。
后來證明,這一舉措十分明智。到有人嘗出了烤肉里香料的味道以后,京城所有賣香料的地方價格是一提再提。安琳瑯自己拿香料以后才穩住了四間燒烤店同時大份額的消耗。
燒烤店賺的盆滿缽滿,名聲都傳到外地去。有那外地慕名而來的食客,為了嘗一嘗這新奇炙肉的味道,特地趕路過來。不過賺錢的東西一出來,模仿的人就多了。
自古以來,做吃食生意競爭就是大。京城光是大酒樓就幾十家。分不清的食肆和小食攤就不多說。安琳瑯這邊西風食肆原先就搶了一波風頭,惹了不少人眼紅。如今又一口氣連開四家烤肉店,有哪些耐不住性子的酒樓自然要采取措施。
再說,京城不似晉州那等小地方,廚子手藝參差不齊。
安琳瑯做的許多菜小地方甚少有廚子能模仿得好,即便是抄也抄不到精髓。京城這等臥虎藏龍之地,自然有那等嘗幾口便能辨認出食材的能人。若想掙錢,多花點心思。細細品鑒了烤肉的味道,再依葫蘆畫瓢地模仿。不能說把味道模仿個十成十,但也能模仿出六七分。
這六七分的相似就已經足夠一些價格低廉的商鋪從安琳瑯這里吸引走大批的食客。安琳瑯的燒烤店爆火了三個月,同一條街,附近的街道如雨后春筍般冒出了好幾個類似的炙肉鋪子。
最出名的一家就開在第一烤肉店的同條街道,以比第一烤肉便宜九成的價格把生意做的風生水起。他價格賣的低,味道也確實不差。哪怕比起第一烤肉味道差多了,但也多了是人愿意買單。這么一來,直接以價格劃分了明確的市場。若是安琳瑯只打算針對貴客,那也就不煩心。她原本的打算是在成本控制下來以后,慢慢向下兼容,能容納更多的市場。
但京城的食客就那么多,這年頭哪怕京城百姓的消費水平比外地高出很多。其實下館子真的不如后世的頻繁。換句話說,總量一定的情況下有人分流,燒烤店的食客就會跑走大半。
安琳瑯氣得要命,大齊卻又沒有相應的商法來規范這種行為。
甚至有那些人模仿得更過了火,按照第一烤肉同樣的設計訂做了一批一模一樣的鍋碗瓢盆。有那等聽過名聲卻沒吃過食物的客人分不清好歹,以為那些商鋪是第一烤肉的分店。嘗了覺得味道沒有傳聞中那么好,反而損害了安琳瑯店鋪的名譽。
如今除非西風食肆,每個食肆都配備一個專門的掌柜管以外,四家燒烤店都是由武掌柜一個人來監管的。這等情況一出來,他立即就匯報給安琳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