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能修索道了”他激動得語無倫次,再看秦箏時,直嘆“后生可畏后生可畏啊不知軍師夫人師承何處”
秦箏汗顏,只得胡謅道“他老人家早已避世,不讓我對外說他名諱。”
馮老鬼半點沒懷疑,連連點頭“也是,這世道亂得,外邊那些官兵不把咱們當人看,被抓去修城筑防,官老爺們可不管你工期內能不能做完那些活兒,沒法按期交工就砍頭,工匠們能躲的都躲起來了。”
林昭以為秦箏口中的老人家是她家族中人,知道她被朝廷通緝,不方便暴露身份,趕緊幫忙岔開話題“馮伯,鐵索拉過來了,栓鐵索的樁子便由你帶著弟兄們完成了”
馮老鬼自是滿口應下。
秦箏想到底下是砂巖,在心底簡略算了一遍距離,交代道“坑槽至少得挖到巖層底下五尺。”
如果有后世的混凝土,這都不叫事,但水泥可不是隨隨便便就能配置出來的,光是配置水泥的化學公式計算就夠嗆,更別提缺少很多化工原料。
秦箏打算用古代版的混凝土,但凝固后的硬度肯定比不上后世的,那就只能把樁子下深些,從力學角度來解決這個問題。
馮老鬼雖對秦箏有了幾分敬意,不過在這些事上,他自己還是有幾十年的經驗,遲疑道“我瞧著三尺就夠了。”
秦箏搖頭“若是尋常巖層,馮師傅你說的那個深度的確是夠了,但這底下是砂巖,比不得普通巖層牢固,必須得挖深些才保險。”
經驗都是前人一代一代總結下來的,這個時代建筑工事還比較落后,很多東西都只是深信前人的。后世進入了工業時代,有了更多案例和經驗,才對不同地形地質有了深入的研究。
古人不比現代人愚鈍,只是他們所接觸到的東西太少,能總結的前人經驗也更少,思維受限,才想不到很多在后世看來再簡單不過的問題。
畢竟第一個吃螃蟹的人,都得要點勇氣。
馮老鬼聽了秦箏的解釋,思忖片刻點了頭“那就依軍師夫人所言,挖五尺。”
秦箏這才對林昭道“阿昭,你給對面也傳個信,那邊的巖層如果也是砂巖,至少往下挖五尺再下樁子。”
“好”林昭點了頭,將手放到唇邊就吹出一串哨音,對面很快回了一聲。
林昭扭頭對秦箏道“阿箏姐姐,楊毅哥他們打算用火藥爆破炸出個坑來。”
馮老鬼點頭贊許“那樣的確能更快打好樁子,不出意外,晚間就能從索道上運輸糧草了。”
秦箏擰眉“不成,把山腳下的官兵引過來就前功盡棄了,人工開鑿巖層得多久”
馮老鬼答“最快也得明天晚上。”
秦箏做了一番思想斗爭,同林昭商量“讓人給你哥帶個話,半個時辰后在堰窟那邊投擲火藥彈,掩護這邊爆破巖層,可行嗎”
“肯定成幾顆火藥彈就能把糧食換回來,這穩賺不賠的買賣,我哥要是不同意那就是傻”林昭點了一個人讓他趕回去給林堯帶話。
兩刻鐘后,去傳話的人便跑了回來“寨主已經命堰窟那邊準備上了”
秦箏松了一口氣,讓林昭用暗語告訴了對面山崖的人,又跟著馮老鬼他們一起準備爆破山巖用的火藥。
若說先前馮老鬼還存了點跟秦箏一較高下的意思,又打心眼里覺著女人不是能干這行的料,那么這會兒可以說是對秦箏佩服得五體投地。秦箏偶有不懂他們所用的原料,他也耐心做了解釋。
秦箏蹲邊上看他們調配一會兒填補坑槽用的“混凝土”,發現主要是石灰砂漿,在秦箏原來生活的世界,宋朝以前修筑大型建筑都是用黃黏土,那會兒的長城都是用夯土建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