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雪初融的時候,楚承稷帶秦箏回了汴京。
皇宮還沒被打理出來,楚承稷想找個清靜些的地方給秦箏養病,索性帶她住到了城郊的皇家別院。
別院因常年無人居住,收拾起來比皇宮容易得多,里邊還有一口天然湯泉,大夫說偶爾泡下湯泉對秦箏身體有益。
秦箏算是徹底閑了下來,楚承稷一人承包了所有政務,需要他處理的折子全都送到了別院來。
每日楚承稷批閱奏章時,秦箏就捧著話本游記看,陪他在書房待上一陣,乏悶時,也常去別院后山散步。
楚承稷似乎覺得她體質差,還抓著她練了套強身健體的拳法。
他教的那套拳法有些復雜,秦箏老是記不清招式,索性自己打起了二十四式簡化版太極拳。
楚承稷對秦箏會太極拳還挺意外的,問她“你何時學的”
這個記憶就有些悠久了,秦箏練完最后一招收式,吐氣吸納后道“這是我上學那會兒學的了。”
學生時代除了課間操,還老是要搞什么太極拳比賽,秦箏大抵是得益于身量高挑,又是老師眼中啥都優異的尖子生,領隊的活兒便也交給了她。
隊伍中但凡有一人動作不規范,秦箏就會被拎出來示范,迫不得已,她只能含著一把辛酸淚勤練習,都快形成肌肉記憶了。
后來開始工作,工程狗恨不能一天有四十八小時,壓根沒時間健身,可身體才是革命的本錢,她又在網上找了太極拳教習視頻練起來,在一眾報健身房的朋友中,堪稱一股泥石流。
楚承稷不太理解她口中的一些詞匯,問“上學”
天氣還冷,秦箏穿著襖衣,練完一套拳法后臉上紅撲撲的,她用帕子抹了一把腦門上的細汗,“就是在書院念書,我們那里已不講究男女大防了,男女都可進書院。”
這不是楚承稷第一次聽她說起關于她原來生活的地方,她口中的那個朝代,像極了先圣孔子提出的大同社會。
他問“書院里人人都要學拳法”
秦箏點頭,發現楚承稷沉默了下來,不由抬起頭看他“怎么了”
楚承稷說“你們那里很好。”
歷朝歷代,只有王公貴族才會文武兼修,尋常的士大夫之族,家中子弟都只是修文。
尋常百姓家中,要供養一個讀書人更得傾盡全家之力。
他想象不到秦箏所描述的那個天下是什么樣的,再過三百年,大楚也不可能變成她口中故國的模樣。
楚承稷想起從前在兩堰山時,自己問秦箏是不是想家,她眼眶發紅的樣子,那時候他以為她的家是在汴京,她在為汴京易主難過。而今才明白,她難過的,分明是她的家再也回不去了。
秦箏敏銳發現了楚承稷的情緒變化,主動握住他的手,同他五指相扣“發什么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