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添丁看小表弟兩條小短腿搗騰得挺有力,走起來蹭蹭的,也不再堅持背他,倒要看看他能走到何時才投降。
可惜苗笙讓他失望了,走在前面一直精神頭十足的樣子,半路休息時,一人一鳥還演了出好戲,假裝一只不大的小鳥從樹上掉下來,被苗笙接到了。
對鳥類沒什么研究的三個大人,見小鳥跟苗笙還挺親近,也沒有別的想法,一只鳥而已,孩子想養就養著唄,家里那么大地方,怎么養都行。
苗笙開心的捧著小鳥,像打了興奮劑似的,一口氣爬回山中的家,這下別說苗添丁了,連婆婆和張奶奶都驚到了。
還不到兩歲的孩子,身體強健成這樣合理嗎還有,這孩子說話的條理性,也不是這個年紀應該有的,難道他真是個天才
婆婆眼珠一轉,突然想到一個主意,如果這孩子真有奇異之處,或許他的用處還能更大一些,至少可以通過他與祖地的大巫搭上些聯系,方便她窺探一些族中的隱秘。
于是之后的日子,苗笙的幸福童年到頭了,婆婆她老人家開始實施天才培養計劃,他到處撒歡玩樂的時間被縮減掉好大一截。
每天六點半起床,七點開始學習巫族文字和華文,八點之后寫功課,要把婆婆當天教的字每個寫二十遍,如果明天考教時寫錯了,寫錯的那個就要再寫五十遍。
苗笙差點沒當場呵呵她一臉,學巫文也就算了,還要再學一次華文是怎么個情況更離譜的是,婆婆說的華文根本不標準,她連平翹舌都不分。
幾天過后,婆婆也發現了這個問題,平時話說不覺得,可真要校準華文每個字的發音,她還真有點撓頭。
于是,教華文的任務落到了張奶上,張奶奶為了不把心肝寶貝帶溝里,還特意買了新華字典和教學視頻,從拼音教起,苗笙簡直了。
午休過后,他還要跟在婆婆身邊,學習辨認和處理藥材。
婆婆這人別看年紀不小了,性子卻不是一般的急躁,她根本沒有當老師的耐心,通常都是她手頭在做什么就教什么,領會得稍微慢一些就吼人。
如果苗笙不是重活一世,又有蠶寶寶加持,幾乎能達到過目不忘的境界,再聰明的孩子也得被她給教廢了。
晚飯后的課程就更離譜了,婆婆居然教他擊鼓和唱歌跳舞,還說等他年紀再大一些,手臂夠長了,還得學習長笛。
這些都是身為巫師必須掌握的技能,以后他還得學習祭祀的全部禮儀,巫族祭祀分為大祭和小祭,像他們村子每年七月十五的祭祀節,舉行的都是小祭,隨便糊弄糊弄村民都無所謂。
巫族祖地每年都會舉行隆重的祭典來祭奠先祖,分散在外的巫師會排好年份輪流過去參加,不把禮儀演練純熟可不行。
苗笙算了一下,想成為巫師還真不是件容易的事,要懂得巫族傳統和歷史,精通醫術,會巫蠱,能主持祭祀,平常村子里的大小事務也得參與,巫師會這么多東西,放到哪里都屬于全能型人才了吧。
咦,他突然想到,還有巫蠱之術婆婆沒提呢,難道她不打算教他這些東西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