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罐中幼蟲的大混戰斷斷續續持續了七天之久,幼蟲們打累了就吞食失敗的同類,休息夠了再重新開戰。讓苗笙驚訝的是,它們每吃掉一只同類的尸體,靈魂就會強上一點,吃的越多,靈魂就越強。
蠱蟲的煉制時間都是九的倍數,像金蠶蠱在陶罐中戰滿了九九八十一天,最終存活下來的才有資格被稱為蠱蟲之王。
而像螢火蟲這樣的普通蠱蟲,只需要九天時間就可以了。等第九天開罐時,一共存活下來了十六只幼蟲,它們的靈魂強度已經比普通蟲類還要強上一些了。
苗笙將幼蟲移到干凈的陶罐里,揮刀放血,等十六只幼蟲吸干凈他的血液后,苗笙口中開始吟唱古老的巫族咒文。
小孩子的嗓音脆甜,比婆婆粗嘎的音調好聽多了,他能明顯感覺到咒文的韻律與自己的靈魂波動逐漸同步,然后將十六只蠱蟲的靈魂也加入到同頻的音調中來,直到雙方達成一致,苗笙突然感應到了十六個蠱蟲的思想。
臣服,還有餓
苗笙的咒文差點氣停了,他費這么大工夫,結果搞來了十六只吃貨,找誰說理去。
第一次咒文結束后,他已經可以很順暢的與蠱蟲們溝通了,它們的脾氣都不太好這個苗笙能夠理解,畢竟是經歷過血戰存活下來的,脾氣好的早就死翹翹了,可無底洞似的胃口就讓他撓頭了。
一天時間加了六遍肉沫,連半夜都被吵起來加宵夜,苗笙算是服了這幫蠱蟲了。他試過一次加滿足夠吃全天的量,可人家根本不領情,肉沫無論是臟了,還是稍稍有些變質,它們就不肯再碰了,鬧著要新鮮的食物吃。
蟲子是他自己煉的,硬著頭皮也得死扛到底,只希望它們快點化蛹,等長成真正的螢火蟲后,別再這么鬧騰了。
通過每天的咒文馴化,苗笙也慢慢認識到,為什么在沒有靈氣的時期,巫蠱之術也能流傳下來的原因了。
關鍵就在咒文身上,吟唱咒文不止可以改變自身的靈魂波動,還可以與蠱蟲的靈魂同步,進而建立起聯系。
婆婆身為普通人,她的靈魂波動不明顯,可苗笙的靈魂力量之強大,連他本人都只能調用九牛一毛,因此念出的咒文效果十分明顯。
才用了幾天時間,十六只蠱蟲已經被馴化得如同小貓一樣乖巧,它們可以按照苗笙的指令完成各種動作,只有在餓的時候才會不聽話,這個就沒辦法了。
熬了十多天,等蠱蟲們的口器變得鋒利起來,他才算是解脫了,每天只需按三餐一塊雞腿或鴨腿肉即可,大塊的肉不容易壞也不會臟,足夠它們啃半天,世界才總算安靜下來了。
苗笙閑下來了,婆婆那邊的課業又開始加緊起來。
在發現她布置的功課根本難不住苗笙后,把苗語學習也加了進來,醫學知識也不再是她做什么就讓苗笙學什么了,還額外添加了需要背誦的書籍,不只巫醫他要學,連中醫都提上了日程。
苗笙能怎么辦,有道是在人屋檐下,不得不低頭,只好認真當個好學生,努力完成功課了。
作者有話要說漲作收了,好開心onn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