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笙對這些薄荷怨念已久,主要是蟲類都不喜歡薄荷的味道,要從竹林中調動蟲類來到他身邊,得繞過這片薄荷地才可以,否則蟲類就會失去方向感,在薄荷地里暈頭轉向。
他也不是要把薄荷全部清理掉,只是讓它們生長得別太狂放了,而且鏟起來的還可以制作成薄荷茶,相信陳巫師肯定精通此道,正好趁機請教一下,現在學到的就是以后賺到的。
陳巫師比婆婆好說話多了,苗笙能看得出來,他是有點喜歡自己的,每次只要先軟軟叫幾聲師傅,再撒個嬌,他都會滿足他的要求。
當然,前提是要求別太過分,比如不想習武,那是絕對行不通的,說不定還得挨揍。完整的童年什么的,他這個刷綠漆的老黃瓜還是算了吧。
果然,聽到苗笙想學制作薄荷茶,師傅他老人家大手一揮,這有何難,當下擼袖子跟他一起拔薄荷去了。
張奶奶對制茶也很感興趣,顛顛跟在一老一小身后,拔薄荷玩去了。
自從有陳巫師當鄰居后,張奶奶眼眼看著開朗起來,跟以前比更多了幾分精氣神。
也不是說兩位年紀加起來快一百四十歲的老人家,他們之前發生了什么,只是相互陪伴,對張奶奶已經是莫大的安慰了。
苗笙想到這里心酸了一下,在心中默默譴責自己以前太忽視張奶奶了,老人家待他好得像親祖孫一樣,可因為性格的原因,他卻無法像親孫黏奶奶那樣給張奶奶同等的親情,稍顯沒良心啊。
普通薄荷茶制作其實很簡單的,薄荷葉去老去黃,清水洗凈,再曬到干燥就可以了。
如果想做成上品茶,就要在洗干凈之后,先陰干葉片表面水分,再在下面鋪上金銀花、陳皮等十幾種藥材,以碳火低溫烘焙,這樣不只可以增加薄荷茶的藥性,味道還特別清甜可口,當然價格也不是普通薄荷茶能比的。
最近的雨水比較勤,普通薄荷茶也沒什么技術含量,陳巫師直接示范了一次上品茶的制作流程,之后就看著苗笙一遍遍的制茶,直到把家里十來個大玻璃罐都裝滿了。
送給婆婆兩罐,畢竟烘焙用的藥材都是她的,留下兩罐自家喝,余下的統統拿去賣掉了。
苗笙分得了生平第一筆收入,兩千塊而已,也讓他高興了好久。
等他拖拖拉拉的把半畝地翻完,已是深秋,苗笙正式年滿四周歲,吃了一碗張奶奶給他搟的長壽面,就算把生日過完了,他還得繼續蹲在用塑料布搭的小暖棚里,照看育苗盤里的幼苗。
適合冬季種植的草藥不多,苗笙選擇了廣藿香、白術和川烏,都是需要先育苗再移栽的品種。
小暖棚是苗笙親手搭的,與他的身高差不多,只有他自己能鉆進去,他正聽外面的陳巫師講解有關育苗的常識呢,前面突然喧嘩起來。
他以為又有人被毒蟲傷到了,就要起身過去觀摩,婆婆的解毒手段還是很高明的,她的解毒蠱蟲是用專門吃茶樹葉子的一種蟲子煉制的,再配合幾種草藥,不說藥到毒消吧,至少可以幫村民爭取出到鎮上醫院的時間。
可這次來的人明顯不一樣,村民的聲音也更大一些,隱隱有警察犯法這幾個字傳來。
陳巫師眉頭一皺,讓苗笙繼續蹲著,他獨自向前面走了過去,家里就他一個男人,這時候不出去鎮下場子,駐村巫師以后更沒人放在眼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