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沒看到排行榜上,排在高位的都是些什么人么那些年紀輕輕就放棄讀書,甚至連本職工作都一塌糊涂,只知道耍帥搞錢的人,如果真讓他們當上了國草,會給年紀更小的孩子帶來多壞的影響。
我們就是要讓人看看,踏踏實實努力讀書的人,才是最帥,最適當青少年偶像的人。”
苗笙都服了,“沒必要上升到這種地步吧,愿不愿意讀書,未來要走怎樣的道路,是個人的選擇。
而且并不是所有人都適合讀書的,與其跟書本死磕浪費時間,還不如完成義務教育后,就去尋找更適合自己的發展方向。”
“可問題是,有些人連義務教育都不愿意完成,受這種不良風氣的影響,明明很聰明的孩子也想放棄學業,這種選擇也是對的”男生們也參與進來了。
現在網上經常能看到引導青少年的不良言論,尤其是那些年紀輕輕就放棄學業混圈子的人,影響太壞了。
“那是家庭教育的問題吧也不能全推給學校或社會,他們的家長是干什么吃的”另有同學反駁,并不同意之前同學的觀點。
“成為父母又沒有準入門檻,不排除根本不會教育孩子的家長存在。”
“甚至可以說,大部分家長都不知道如何教育子女,有很多大人連自己都管不好。”
“還有不少家長認為撈錢比學習有用,家庭風氣本身就不正的。”
同學們討論熱烈,第一堂來上課的老師笑著看了十分鐘,才打斷學生們的討論,
“其實我覺得現在的社會風氣,并沒有網上傳的那么糟,至少從我們苗笙得到的票數來看,認真讀書的少年才是被大多數人認可的,科教興邦也一直是主流思想。
而且接觸學生多了,我反倒相信一句話,人這一生會往哪個方向走,七分靠天生,三分看環境。
有些孩子哪怕身處爛泥塘,也時刻不忘力爭上游。有些則正好相反,無論你多好的條件,他該墮落還是墮落。
我很高興能遇到你們這些愿意拼搏的好孩子,雖然這么說有些自私,但別人如何又干我們什么事呢,努力爭取更好的未來,才是對自己負責。”
同學們被老師說得都笑起來,確實是這樣,別人如何又干他們什么事,不影響自己考大學就行唄。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路要走,無所謂對錯,只要他們自己不后悔就成,別人又有什么權力橫加干涉。
晚上回到家,苗笙跟姑姑說從下星期一開始,就得上晚自習了,這一上大概就是一年半,不高考結束是不會停止的。
姑姑有些不理解苗笙為什么不想上晚自習,就算回到家,他不是也要學習到十一二點么,在哪里念書不是念。
苗笙一想也對,上晚自習的話,作業量應該會少一些,其實從時間上算都差不多。
唯一的區別就是學校不像家里這么舒服,晚飯在學校吃,也沒家里順口,而且七點半放學,又冷又不安全,家長也得跟著受累。
吃過晚飯,苗笙收拾好書包,帶伙伴們坐上向偉的車,周末兩天他們打算在古宅里渡過。
在西北執行任務時,因為住得太緊湊,出來進去都跟著人,他已經兩個月沒練習瞬移,再不練都快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