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別恨對沈長思道“走吧,我們去上香。”
沈長思看著余貫林跟傅思汶夫妻二人離去的向,問道“伯父伯母上過香”
“嗯。”
余別恨帶著沈長思來到塑金身的佛像前。在山寺師父的引導下,沈長思先是對著佛像虔誠拜拜,接著,他跪在蒲團上,面向佛像,雙手合十。
躬身,前額貼在蒲團上,磕個頭。
余別恨遞給他炷香,山寺的師父幫忙點燃。沈長思其插在香爐里,白煙裊裊。
沈長思又要炷香。
余別恨眼底閃過一絲詫異,卻是什么沒問,手中多出的線香又遞根給他。
沈長思被點燃的炷香,對著佛像,鞠回躬,每一次,是腰身躬到底。
“沈公子,很抱歉,占據您的這具身子。不知您的魂魄是否還存在這世間。還是我一樣,也有自己的一場因緣際遇,去另一個異世。在那個世界,想必成為滿天下的畫師,有疼愛的父母,有真心待之人。”
沈長思這炷香,插在他最先點的那炷香的旁邊。
因為事先就決定要留在山寺用齋飯,因此祈完福后,沈長思跟余別恨人也就沒有下山。
余別恨帶沈長思在山寺里到處逛逛。
山寺里沒有山間那么冷,余別恨不好再牽著沈長思的手,人也就并肩走著。
“這古剎怎么看起來這么新”
他一路上聽不少百姓云此山寺許愿、祈福如何靈驗,如何幾百年來香火不斷。可觀這寺廟的樓宇磚瓦,并不陳舊。不但不陳舊,反而很是簇新。
“香音寺雖然始建于東啟國年間,但之后在大恒朝晚期遭遇戰亂跟大火,寺廟體毀壞嚴重。我們現在看見的這座寺廟,其實建立的時間比較晚,是在原寺廟遺址上建立的。因為歷戰亂,所以建造圖紙什么的也早就不復存在,寺廟是借鑒東啟年間跟大恒期間寺廟的風格修建的。到現在也不足五十年。前年一次臺風,山寺的幾間院落受影響,前后修葺幾次。”
即便沈長思很早之前便知曉大恒早已覆滅,可當親耳聽見余別恨談及大恒晚期的兵禍之亂,心里頭到底不是很舒服。
沈長思不是個緒露的人,余別恨還是從他的沉默里,感覺到些什么。
事實上,在提及香音寺在曾在大恒晚期遭遇戰亂跟大火時,其實也有過猶豫,要不要提及這段歷史。
可這寺廟,是迄今為止,符城為數不多的早于大恒時期的寺廟,所以還是把這段歷史跟長思說。
“那些人圍在那棵榕樹做什么”
余別恨提及的這段歷史,固然讓沈長思聽后頗為不舒服,可他畢竟有原來的沈長思的記憶,知道大恒早已覆滅幾百年,心里頭的那股郁結也便沒有那么深。
沈長思指著不遠處熱鬧的人群,奇怪問道。
“求姻緣。香音似除前來祈福的人,前來求姻緣的人也很多。看見的后院的這株榕樹已有六百年的歷史,因為它們離得很近,像是一對恩愛依偎在一起的愛侶,所以從東啟年間就一直被稱之為姻緣樹。聽說在這株榕樹下許愿的愛侶,能夠一輩子在一起。”
余別恨一邊說著,一邊帶沈長思走近看看。
榕樹上,掛許許多多紅色的許愿帶。
許愿帶迎風飄揚,很是羨慕。
有一根許愿帶被風吹落,掉在上,沈長思彎腰撿起,重新替其掛好。
“我以前也曾見過株挨得很近的榕樹,不過我們不是什么姻緣樹,二還是許愿”
倏,沈長思呼吸一促。
始建于東啟年間,于大恒晚期遭遇戰亂跟大伙
這座寺廟,莫不是,莫不是便是他跟阿元來過的那一座不知的山寺
沈長思疾步走近那棵枝繁葉茂,樹枝粗壯的大榕樹。
他撫摸著大榕樹粗壯的樹干,會是當年阿元帶著許過愿的那株榕樹嗎
忽,一只手放在他的肩膀上。
沈長思沒有轉過頭。
余別恨摟在沈長思肩膀的那只手,圈在他的腰間,仰起頭,望著枝葉繁茂的榕樹,“長思,我們也許個愿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