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是長輩相邀,自然是不拒絕。何況,他同阿元現在亦無位置。
沈長思也便沒有反對,他對余別恨道“伯父、伯母有心了。”
看樣子,長思并不排斥同自己的父母接觸。這對余別恨而言,自然算是很的開始。
“我現在打電話跟我爸媽說。”
沈長思微一頷首,“嗯。”
余別恨于是回撥回去,并且在電話里詢問父母所在的大概位置。
通過溝通,余別恨很是順利地找到了父母所在的一桌,也是這個時候才發現,他跟長思原先站的位置,跟父母所在的這一桌位置很近。
爸媽應該是看見他跟長思在找位置,才會給他們打的這一通電話。
余別恨猜到了,心思縝密如沈長思自是也猜到了,他的心中頗為觸。無論是前世,是此生,阿元都有一對待他極的父母。
“伯父,伯母。”
沈長思先是同余貫林跟傅思汶夫妻二人打過招呼,這才隨同余別恨一起坐下。
山寺的齋菜每一桌都是一樣的,每桌都是準備了八人份的素菜,有一壺山寺師父自己采摘并且沖泡的花草茶。
也可拼桌或是加座,如果飯菜不夠,是可找山寺師父添加的。不會存在一張桌子只坐一個人,飯菜吃不完的情況。因為如果一桌坐的人少,么會很主動地將桌上未曾動過筷的菜端到廚房邊上的空桌上去,些飯菜不夠的游客就會去取。如果飯菜溫了,涼了,可麻煩廚房的師父稍微熱一下。這樣一來,就不會造浪費。
然,初一人多,也不存在桌子沒有滿員的情況。
吃完后,再根據自身情況,及經濟條件的不同,支付不等的膳食費即可,并沒有硬性的規定。
余別恨這一桌只坐了四個人,桌上的菜是肯定吃不完的,他在詢問過父母跟長思之后,就端了盤,免吃不完,造浪費。
沈長思注意到余父、余母二人杯中的茶水已然見了底,起身主動端起桌上的壺花草茶,位長輩將茶水添上,答謝夫妻二人主動相邀之情。
“別恨回來了,讓別恨來斟茶,長思你坐著就。”
“你伯母說得對。讓別恨來。”
余別恨回到位置,就看見沈長思在替父母斟茶。
“只是小事,伯父伯母無需這般客氣。”
沈長思笑了笑,不疾不徐地替夫妻二人將茶滿上,倒茶的動作有一種說不出的賞心悅目。
一點豪門子弟的驕縱都沒有,果然就像是他們看過的些采訪視頻樣,很親近。言行舉止很是有一種舊時世家公子的從容之風,甚至可說是有一種矜貴之氣。
夫妻對沈長思更添。
“謝謝。”
余別恨坐下后,貼著沈長思的耳朵替父母道了聲謝。
長思的身份,可能這輩子給人斟茶的次數一根手指頭都數得過來,他爸媽不知道這杯茶的分量,他是知道長思的身份的,自然不可能不動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