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倫威爾遜當然也在盡力幫助英屬印度的同事,在電報當中建議把矛頭對準皇室,他對泰國略微有些了解,同樣也知道泰國已經抱美國人的大腿了。
可是現在英國的動作很快,很多東南亞地方的受降還沒有結束,美國人總不能在這個時候找英國和先頭部隊已經到達亞洲的法國麻煩。
再者泰國人把責任推到軍方上,可艾倫威爾遜知道真正容易威脅的是泰國皇室。泰國國內有泰國十世亡的民間輿論,用此來威脅泰國皇室也許會有意外想不到的效果。
泰國流傳著一個較為有名的傳說,這個傳說是來自于一個詛咒。它的內容說的是泰國的國王傳位一定傳不過十世,意思就是卻克里王朝不到第十代就會結束。
英國代表團直接到達曼谷,同時也被曼谷的美國人知道了,很快便上報給了美軍高層,同時匯報給了華盛頓,曼谷的美國外交官,則暫時沒有什么舉動。
準備現在一旁看看英國人到底有什么目的,全面占領泰國讓泰國成為另外一個英國,或者是英法分割的殖民地,肯定會遭到合眾國的抵制。
但是美國人也知道,這一次英國人來勢洶洶,似乎已經有了準備。暫時因為泰國和英國人沖突并不明智,現在東南亞還有很多地方的受降儀式還沒有結束。
種種因素之下,在曼谷的美國外交官暫時選擇了靜觀其變,等待后續事情的發展。
緊接著傳來的消息,讓美國大使館的外交官眉頭微皺,英國人打著英法中三國,同盟國三個重要成員的名義,要求泰國解釋在戰爭當中對同盟國的敵對行為的消息,就傳遍了整個曼谷。
泰國上下都希望美國能夠在這個時候出來斡旋,美國大使館卻正在發電報。因為時間過于敏感,從日本身上得不到利益的英國人,可能不會善罷甘休,而且還涉及到了其他兩個國家,這需要等待華盛頓的回電。
為了得到克拉地峽,艾倫威爾遜已經盡力了,在波恩的他接到了外交部的電報,電報是亞歷山大卡多根發來的,表示在布魯塞爾將要舉行的歐洲經濟復興會議,已經定在九月十四日舉行,讓艾倫威爾遜做好準備,自己決定時間到達布魯塞爾。
名義上的歐洲經濟復興會議,不過是一群歐洲殖民國家,在戰后一致商討對策的會議。對此艾倫威爾遜心知肚明,這樣也好,總比各個殖民國單打獨斗來的強。很多事情可以在會議上說。
已經明確了下一階段工作的艾倫威爾遜,已經準備再次出發,對伊莎貝拉波金娜道,“怎么樣,安娜答應了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