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各大報紙上的報道,是關于不丹、錫金、尼泊爾和未來的印度共和國共存的問題。
當然這都是表面,主要的內容還是從甘地開始講起,以非暴力運動為內核,順便表示總督府對印度和幾個小國的友好磋商持樂觀態度。
甘地的圣人人設固然是把大英帝國惡心夠嗆,但任何一件事都要分好壞兩面。
這才符合科學發展觀的規律,圣人人設讓大英帝國如鯁在喉,同樣也讓印度人對圣人的形象深信不疑。
今天就是英國,讓甘地本人體會一下幾十年來,英國看待他的感受。你不是圣人么,圣人應該不會效仿帝國主義的行為,一定會給這些小國和平保障吧
在總督府開足馬力的造勢下,不丹錫金尼泊爾的代表出發,即將到達新德里的新聞,成了人們街頭巷尾的議論焦點。
艾倫威爾遜其實并不知道甘地對周邊的幾個小國是怎么想的,畢竟這個人間圣人的腦回路不好猜測,但他知道,印度的國大黨高層以及知識分子階層,大印度聯邦的想法是一直存在的。
這從尼赫魯蹲監獄的時候就在著作中寫出有聲有色的大國,就能看出來苗頭。
尼赫魯的心中一直隱存著一個“大印度聯邦”計劃,期望巴基斯坦、克什米爾,甚至更大的國家或地區納入“大印度聯邦”。他斷言“小的民族國家注定要滅亡的,它可以作為文化上的自治區茍延殘喘,但不能成為獨立的政治單位”。
印度民族為主體的大印度聯邦計劃,在國大黨與印度資產階級和知識分子階層里還有著深刻的影響。這個大印度聯邦,還包括了世界屋脊。
印度人對世界屋脊的想法,和某大國看西伯利亞類似,明明離我更近,憑什么是你的
西伯利亞和某大國的關系,最有利的證據存在于特供版的元朝疆域圖上面。
印度人也不遑多讓,以佛教起源于印度,想當然的認為世界屋脊是自己的。
艾倫威爾遜作為大英帝國的公民,就不好在這個問題上表態了。
只是為了讓殖民地獨立之后不至于強大,給其他蠢蠢欲動的殖民地樹立一個榜樣,先讓大印度成為泡影在說。
民意不僅僅是國大黨可以利用,既然口口聲聲非暴力,他只不過順著國大黨的思路照章辦理而已。
國大黨總部,包括甘地、尼赫魯和帕特爾在內的高層面前,擺著總督府送來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