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在英屬印度辛苦了一年多,總是有些朋友的,畢竟也是長期以來東跑西顛的忙碌,怎么可能沒有積累一點人脈呢比如各大土邦、以及包括但不限于塔塔、比爾拉等家族。
蹲在電報室的艾倫威爾遜嗎名言,不要趁機送禮,如果無法避免的話,禮輕情意重就行了,自己判斷這個尺度。
“說的大義凜然的,專門在電報里面加上這一句,不就是想要收禮么”帕梅拉蒙巴頓撇嘴,對艾倫威爾遜的惺惺作態不以為然。
“就算是這樣,你也不能說出來啊。”艾倫威爾遜臉色一板,隨后自夸道,“就我為大英帝國做的貢獻,難道不值得現在這個待遇么”
“你的貢獻指的是貪污么”帕梅拉蒙巴頓打趣,變著花樣氣艾倫威爾遜。
“怎么就沒有貢獻,不是我在英屬印度無時不刻的忙碌算了,和你說你也不懂。”話到嘴邊艾倫威爾遜又生生的噎了回來,不和女性做口舌之爭。
他想說的是,如果不是發揮個人最大的潛力,制定兩翼齊飛的計劃,去年英國能創紀錄的多出六億英鎊稅收
這就沒有他的貢獻馬耳他級航空母艦一直在開工,沒有如同歷史上那樣被沒建成就拆解了。
現在和中途島及航空母艦同級的航空母艦一直在開工建設,就沒有自己的功勞
艾倫威爾遜簡直委屈,他為這個國家付出了太多,馬耳他級航空母艦要是直接拆解,皇家海軍就德等到二十一世紀的伊麗莎白女王級服役,才能找回重型航空母艦的感覺了。
大海是維系不列顛的繁榮的源泉,是與外界通商貿易、擴大勢力和發揮影響的最重要途徑。
無論是用英鎊進行國際貿易,還是從殖民地運進原料并向其傾銷商品,都得依靠遠洋航路。對英國來說,大海既是前線、又是后方。
財富由海上流入,威脅也自海上而來。正是兩百年來無數的船只不分晝夜地將全世界的財富運進英倫三島、以及與海上馬車夫和西班牙兩次決定國運的大海戰,這個小小的島國才能榮登世界霸主。
這就是為什么英國竭盡全力也要維持一支世界最強大海軍的根本原因。
至少在目前,英國還是沒有做好被邊緣化的準備,所謂工黨誤國的論調,艾倫威爾遜從來都當成一個笑話,目前唯一的確鑿證據,就是英屬印度真的要獨立了。
至于剩下的么艾倫威爾遜記得保守黨在不同年代的四件事,二戰當中丘吉爾終止合金管計劃,相信美國人的承諾,將其并入曼哈頓計劃當中,結果美國戰后不準備分享核彈的成果。
一九五六年,保守黨的首相艾登想抖一抖老牌帝國主義的威風,發起了蘇伊士運河戰爭。
結果英法在美蘇的威脅下,直接被撤掉虎皮,在全世界面前證明了英法已經不是和美國、蘇聯同等地位的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