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有一個嚴重問題就是鹽堿化。西南部的小麥帶土壤中有來自幾百萬年從印度洋吹來的鹽分。內陸盆地中以前有與海水隔斷的淡水湖,水份蒸發后,湖水鹽度增高,干涸后,遺留的鹽分又被吹到東部地區。
如果不是發現了世界上品質最好的大型鐵礦,英屬紐芬蘭的基礎條件是超過澳大利亞的。
澳大利亞百分之九十的人口都在東部沿海的幾個城市,堪培拉也是其中之一,帕梅拉蒙巴頓正帶著撐場面的貴族小姐們,在未婚夫深入深山老林的同時,在澳大利亞發展自己的事業。
“真是太感謝威廉叔叔了。”帕梅拉蒙巴頓乖巧的對著眼前的老頭道謝。
威廉約瑟夫斯利姆,現任澳大利亞總督,這位近六十歲的老軍人,人生的頂點就是指揮英印軍團在英帕爾迎擊日本軍隊,并且取得了英帕爾戰役的勝利。
而眾所周知,帕梅拉蒙巴頓的父親,現任的英屬印度總督蒙巴頓,是當時的東南亞盟軍總司令,也就是眼前這位澳大利亞總督的上司。
這當然是很有關系的,沒看葡萄牙政府剛剛宣布要給蒙巴頓將軍本人授勛,表彰蒙巴頓將軍保障次大陸安全的卓越貢獻么
“哦,帕梅拉,你帶著這些小姐到處跑,你的父親就不擔心么”威廉約瑟夫斯利姆上將滿是慈愛的提醒道,“你們這些家族的小姐們出游,讓我感到了很大的壓力。”
斯利姆上將和蒙巴頓的關系非常好,這是因為戰爭時期建立起來的交情。
斯利姆本人和上司相處的很差,在東南亞戰場上,直屬上司利斯上將對斯利姆不滿,他向蒙巴頓建議讓斯利姆留下來清理緬甸日軍殘余的抵抗,而由克里斯蒂森將軍指揮擬議中的進攻馬來亞的戰役,這意味著把斯利姆從集團軍司令的職務上撤下來。
蒙巴頓本人最善于的就是長袖善舞,倫敦派他來就是這個原因,所以對兩位部下都不愿得罪,所以耍了一個小手腕,同意利斯的建議,但是讓利斯出面直接向斯利姆交代。
這樣斯利姆和利斯的沖突總爆發,斯利姆向倫敦抗議。
這時由于緬甸壓倒性的勝利,斯利姆終于在倫敦獲得了承認,建立起個人聲望,而利斯對蒙巴頓圓滑的態度也深為不滿,公開指責東南亞盟軍總司令蒙巴頓,蒙巴頓便寫信要求帝國總參謀長阿蘭布魯克子爵元帥撤銷利斯的職務。
就這樣斯利姆和直屬上司的爭端,被最大的頂頭上司蒙巴頓干涉,導致這一場爭端斯利姆成了勝利者。
作為下屬戰勝當時的頂頭上司,在任何國家的傳統當中都是一件困難的事情。可以說要不是有蒙巴頓將軍當初和稀泥,斯利姆上將絕對沒有好果子吃。
有這樣一層關系,帕梅拉蒙巴頓請求幫忙,自然是水到渠成的一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