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是一件好事,有助于英國本土和澳大利亞關系親密,忘記新加坡戰役的不愉快。萬一搞砸了那不是不美,艾倫威爾遜在電報當中認為,以一年為期限更加合適。
艾倫威爾遜推算了一下時間,如果明年的現在發現鐵礦,在用一年時間進行必要的投入。
那么在朝鮮戰爭鐵礦石漲價的時候,差不多正好進入市場。他還是覺得朝鮮戰爭會爆發,因為在北海道被蘇聯占據之后,美國人還是把半個朝鮮半島要了回來。
東北亞的局勢和歷史相比,除了北海道之外,并沒有發生顯著的變化。
與之相比的是轟轟烈烈的紅海軍建設計劃,其實斯大林和赫魯曉夫不同的一點,那就是斯大林其實對戰后紅海軍的建設極為熱心,熱心的程度甚至超越了當前蘇聯的實際需要。
斯大林在柏林戰役之前指示海軍重新開始“大艦隊”的建設,包括恢復建造“蘇聯”號戰列艦。
蘇聯海軍科技委員會還在一九四五年春天考察了“喀瑯施塔得”號的艦體,但是這艘軍艦的結構和防護都很均衡,可以改造為全新的大型航母。
按照這個計劃,戰爭結束的十年之后,紅海軍應當擁有戰列艦四艘、戰列巡洋艦十艘、重型巡洋艦三十艘、輕型巡洋艦五十四艘、航空母艦六艘、小型航空母艦六艘、大型驅逐艦一百三十二艘、驅逐艦二二六艘的艦隊。
在紐芬蘭島這個苦寒之地的艾倫威爾遜,同樣沒有忘記他尊敬的岳父,正在主持印巴分治的蒙巴頓將軍。
最近蒙巴頓的日程很緊湊,已經定下了要在兩天之間奔波于印度和巴基斯坦之間,參加兩場獨立日慶祝。
還有一個遠在紐芬蘭的女婿,在電報里面比比叨鍵政皇家海軍的未來。問題是,從來沒忘記自己夢想,要做未來第一海軍軍務大臣的蒙巴頓還對這個話題沒有免疫力。
艾倫威爾遜的電報當中表示,額外增加軍費建設皇家海軍,以工黨的主張來說是夠嗆了。能夠完成正常的更新換代還比較現實,財政上還可以想想辦法。
關于海軍如何哭窮的辦法,艾倫威爾遜提及了紅海軍的建設,這又不是什么秘密,蘇聯各種層面的五年計劃當中有寫著,全都是公開的消息。
能不能成功塑造蘇聯紅海軍威脅論,說不定對皇家海軍正常的更新換代不受打擾有作用,如果蒙巴頓愿意就此展現人脈,和軍方的大佬進行溝通,也許會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在岳父大人的回電來臨之前,艾倫威爾遜在史密斯哈默離開紐芬蘭之后,又進行了一次爐邊談話,解釋和史密斯哈默關于紐芬蘭漁業發展的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