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看起來沒有沒有參戰的波斯灣國家,也是也參與到了這一次的戰爭中,只不過派出的力量比較應付,就拿沙特來說,派出的兩個營部隊聽從埃及軍隊的調遣。
從這一份聯合作戰計劃當中很輕易的就能看出來,現在的阿拉伯世界,沙特其實沒有什么話語權,自認為有實力,說的算的國家是埃及、約旦和伊拉克,連敘利亞有差點意思。
艾倫威爾遜就算是知道這個計劃,也不會感到安慰,因為這一份作戰計劃之所以如此清楚,是因為以色列已經得到了作戰計劃,并且做出了針對性的部署。
現在以色列還在聯合國熱烈歡迎美國派駐維和部隊,只是因為阿拉伯聯軍的兵力越來越多,哪怕是得到了阿拉伯聯軍的部署,心里也有些沒底。
本古里安的特使在華盛頓見到了杜魯門,而沒有面見馬歇爾,因為馬歇爾反對以色列獨立,被猶太人認為是反以色列的代表。
杜魯門最近頗為繁忙,在費城民主黨大會上,杜魯門利用黨內的分裂,采取各個擊破的戰略,使自己的親信控制了民主黨,又分化拉攏了黨內對手華萊士的支持者。
經過艱難的斡旋,杜魯門勉強獲得了總統候選人提名,但幾乎所有民主黨人都認為他根本無法贏得大選。
現在杜魯門正準備啟動全國巡回演講,和共和黨被全國媒體一片贊揚的杜威決一死戰。
杜魯門早年其實也對猶太人有些抨擊,不過今時不同往日,美國和蘇聯一樣,都是想要利用以色列,撬動英法在中東地區常年的經營。
以色列的出現正是杜魯門大力促成的結果,聽到本古里安特使表達的難處,杜魯門開口道,“原則上美國和蘇聯,都支持猶太人這個受苦受難的民族,有一個自己的家園。并且準備利用英國人提出在克什米爾戰爭所提的建議,設立維和部隊終止戰爭。”
“那真是太令人感謝了,尊敬的總統。”本古里安的特使大喜過望,有美國的支持,還有蘇聯的支持,以色列就有奮力一戰的決心。
“當然最好是不用這樣,如果你們自己才戰場上取得勝利。可以避免很多麻煩,當然決議還是要做的,美國會做好準備,在以色列出現困難的時候,以聯合國的名義制止戰爭繼續。”
“當然,共和黨一直采取孤立主義立場,一旦杜威成了總統,可能就會放棄對以色列的支持。”著急競選的杜魯門還是很忙的,只是和本古里安的特使說了幾句,表明了美國的態度就終止了這個話題。
第二次停火期截止到十月十五日,參戰的各個國家,以及背后的支持者都在不斷合縱連橫。在第二次討論設置維和部隊建議的時候,印度代表重申了印度的立場,表示總理尼赫魯堅決拒絕維和部隊進入克什米爾。
這一批剛獨立的印度領導人,太了解英國人的作風了。一旦維和部隊進入克什米爾,克什米爾絕對不可能還留在印度版圖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