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件事明天來內閣辦公室談吧,正在做木工,就先這樣。對了,你和伊斯梅一起來。”諾曼布魯克用脖子夾著話筒,手中還拿著一把鋸,放下電話之后又對著眼前的木料打量,似乎在看怎么入手更加合適。
伊斯梅在一九四三年之前,丘吉爾的首席軍事秘書,后來才去了英屬印度做秘書長。在戰爭時期英國本土制造的軍艦,伊斯梅都一清二楚,甚至比現在的國防部常務次長都清楚。
諾曼布魯克讓艾倫威爾遜和伊斯梅一起去,也是聽聽這位戰時首席軍事秘書的看法。
艾倫威爾遜不知道這位首席軍事秘書,在戰爭時期是怎么看待丘吉爾各種亮瞎狗眼的操作的,在他看來,丘吉爾在微操領域的功力,至少不在常公之下。考慮到國際影響力還有過之。
在得知諾曼布魯克的要求之后,伊斯梅稍微回想了一下道,“這么一看戰斗級驅逐艦非常的合適,兩千多噸的排水量對于遠洋漁船已經足夠。火力上也比較合適,畢竟主要是用來放空的。”
二戰前夕,德國的俯沖轟炸機迅速崛起,戰爭開始后,德軍的“斯圖卡”先后突襲波蘭,轟炸荷蘭兵營,摧毀比利時的堅固堡壘,粉碎法國坦克部隊的反沖擊,掃射敦刻爾克海灘上等待撤退的英國遠征軍等,作為德軍閃電戰的急先鋒大顯神威。
因為一戰的經驗,當時英國皇家海軍擁有龐大的艦隊,但基本上不具備防空能力,而是側重于反潛,加之對于水面艦艇這種速度較慢的目標來說,斯圖卡絕對是致命威脅,只要一枚重型炸彈就足以讓一艘大中型艦艇報廢。
英國政府為此舉行緊急會議商討對策,作為“戰時應急驅逐艦”計劃的一部分,丘吉爾支持建造防空驅逐艦,戰斗級驅逐艦就應運而生。
在丘吉爾提出建造防空驅逐艦的時候,伊斯梅正是他的首席軍事秘書,因此對這一批驅逐艦非常的熟悉。
“戰斗”級防空驅逐艦是戰火催生的產物,但由于姍姍來遲,基本上沒能接受二戰的洗禮。設計之初是為對付德國的轟炸機,不過等到這些艦艇在一九四四年后逐步進入現役時,盟軍在歐洲已進入反攻階段,“戰斗”級已派不上用場。
和現在皇家海軍的很多軍艦一樣,性能非常好,幾乎就是全新,但是落后時代了。
戰斗級驅逐艦一共兩批三十八艘,有二十四艘完工并且服役,剩下的十四艘并不是沒有完工,而是沒有服役,其中有的已經被拆除,還有五艘處在廢棄狀態,四艘做其他用途。
“五艘驅逐艦正在船廠,可以說已經完工了,只不過沒有服役。”伊斯梅介紹道,“我想,如果紐芬蘭需要的話,還頗為的合適。這可并非是一般的應急軍艦,施工標準是按照主力艦來的,只不過生不逢時。一直放在船廠也不合適,如果能夠收攏一些資金的話,還是可以接受的。”
“艾倫,你也聽到了,我們不指望能收回成本。畢竟紐芬蘭為王室領地,價格上可以商量。”諾曼布魯克聽完之后吩咐道,“你好好帶著紐芬蘭的代表去船廠看看,如果紐芬蘭感興趣的話,相信首相也樂于促成這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