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前往莫斯科的航班上,英國代表團談論的事情,是蘇聯取消配給制的事情。
關于這件事,光榮的大英帝國官僚們,表示這是蘇聯打腫臉充胖子,什么蘇聯取消配給制也就是圖一樂,真正取消配給制的是大英帝國。
并且對大英帝國必將從一個勝利走向另外一個勝利,“毫無疑問,我們將面對一些看得見的繁榮,但是蘇聯這個國家就是這樣的,樂于展示自己優越的一面,至于真實的蘇聯,需要同事們自己去挖掘細節。”
艾倫威爾遜帶著外交部的同事們鼓勁,話里話外都表示蘇聯就是一個紙老虎。大英帝國的紳士們此行,必然要不戰而屈人之兵。
“艾倫,還是不要過于樂觀比較好。”外交大臣歐內斯特貝文對這些外交官的盲目樂觀持保留態度。
可以說本屆工黨政府的大臣們,在年輕的時候都經歷過蘇聯成立的那段歲月。甚至可以說不少大臣都對蘇聯有好感,但一個年齡有一個年齡的想法,他們不會因為年輕時候的事情,就對現在的蘇聯就片面信任。
作為外交大臣的歐內斯特貝文也是如此,他固然是不希望現在就和蘇聯對抗。但如果形勢走到對抗的那一天,歐內斯特貝文也會毫不猶豫的站在美國一邊。
實際上相較于工黨內閣,在戰后對待蘇聯的問題上,白廳更加的具有敵意,現在也認為蘇聯已經吃定了英國,準備對英國展開政治上、外交上的全面猛攻。俄國人“按照軍事共產主義和俄國沙文主義,已經下定決心采用侵略政策了。
他們對英國的社會民主和英國本身發動了攻勢蘇聯政府將綜合軍事、經濟、宣傳、和政治武器,以及共產主義信條進攻英國。因此,提出應該立即組織、協調針對性的防御措施,絕不能停止防守反擊政策。
艾倫威爾遜則是另外一個派別的主張,認為什么蘇聯威脅也就圖一樂,大英帝國首先要拯救的是自己,而不是看到蘇聯就嚇尿褲子,然后去抱著逆子的大腿求拯救。
英國還要努力保留自己的影響力,特別是在地中海的影響力;在那里,英帝國和托管利益搖搖欲墜,而石油供應、戰略海陸通道等因素,又使得該地區在英國繼續制定政策時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
本來歷史上,一九四九年是英國對法國失望的一年,認為和法國抱團維護歐洲利益的努力終將失敗,認為法國可以作為自己的歐洲和帝國合作伙伴,共同創建第三世界力量,平衡美蘇強權的理念,只有一九四五年到一九四九年短短的四年時間。
現在經過了四年的時間,至少英國對法國失望并沒有爆發出來,至少在最近的東印度群島分治問題上,兩國還是能夠拿出來共同立場,維護歐洲利益的。
英國和美國也不是什么問題上都能合作,關于美國想要用美占區的巴伐利亞,交換英國手中的魯爾區,那都是老問題了。英國當然不能撒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