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人要對好萊塢動手”麥卡錫的聲音費雯麗倒是很熟悉,畢竟是情夫的朋友,“他要對好萊塢做什么無休止的政治審查”
可是現在的好萊塢本身就不好混,被電視擠兌嚴重,要是在這個時候面對無休無止的政治審查,行業環境不是更加的艱難了么
“話不能這么說,薇薇安”一只手撫在費雯麗的肚皮上,艾倫威爾遜歪著頭耳鬢廝磨,“民主國家的事情,不能叫政治審查,這都是為了保障大多數公民的安全,有些時候我們不得不做一些違背本心的事情。”
寬大的手掌撫在肚皮上,讓費雯麗有些火熱,“可是這樣會破壞本來就艱難的電影行業。”
“那不是更好,這些鄉巴佬憑什么潛移默化的引導人們想什么,歐洲才是現代文明的起源,美國是什么,長期以來不過是一個假貨生產地罷了。”艾倫威爾遜拉著長音,“這些粗鄙、頭腦簡單的鄉巴佬,卻迷之自信在歐洲大聲說話,這難道不令人羞愧么”
如果說長期以來歐洲國家的公民自視甚高,那么當前美國在歐洲的地位,算是初步讓歐洲各國體會到了殖民地的滋味。
雖然不完全貼切,但也差不多是在東亞欺行霸市的清軍,在鴉片戰爭之后的沖擊類似。
之所以說是類似,是因為鴉片戰爭的沖擊力其實并不大,任何王朝在建國二百年之后的基本上都處在丟人現眼的狀態,清軍算是第一次敗的沒辦法,一時之間有些懵而已。
現在的歐洲就處在有些懵的狀態,用不知所措來形容更加貼切一些。隨著美國對歐洲的滲透更加廣泛,大多數歐洲國家都會習慣的。甚至再過二十年,英國都差不多會習慣。
大概在威爾遜首相的時候,英國就已經徹底放棄治療了,因為在他上臺之前,保守黨執政的時候已經通過拿騷協定,把英國的獨立核武器交了出去。
“能不能利用輿論引導一下對卓別林的攻擊”艾倫威爾遜還是想要幫幫好友麥卡錫的,于是問費雯麗,誰比較和媒體的關系不錯
“我和媒體打交道的時候不多,瓊克勞馥和貝蒂戴維斯最常接觸媒體。”費雯麗輕聲道,“卓別林是喜劇大師,這樣不好吧。”
“為了自由世界沒什么不好的。”艾倫威爾遜起身,滿腔正義的開口道,“而且,我們又沒有冤枉某個好人,他的電影確實過于抨擊美國的階級矛盾了。本人則影響大,用來呵斥后來者更加的合適。”
有的時候,艾倫威爾遜并不想要打擾別人的平靜生活,卻在現實的壓力下重蹈覆轍。
關于和瓊克勞馥為愛鼓掌這件事,天理良心他真是出于幫忙的心才再次出現的。
“你這樣薇薇安會傷心的”身體如同從水里撈出來的瓊克勞馥,帶著心滿意足的嘆息道,“年輕人就是有沖勁,真令人歡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