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聯打破了美國的核壟斷,對于蘇聯以及盟國而言,當然是一個巨大的成就。
對于剩下的半個歐洲國家而言,就不是一個好消息了,畢竟美國遠在天邊,蘇聯近在眼前,兩者的威懾力完全不一樣。
就連艾倫威爾遜這種外派公務員都明白這個道理,更別提這些本土的人。
“不管怎么樣,我們手里沒有核彈,怎么談都是吃虧的一方。”艾倫威爾遜微微搖頭道。
“這件事你不適合知道”諾曼布魯克模棱兩可的道,“不過這種武器試驗場地也是一個問題。可能要和澳大利亞溝通。”
“關于這件事,尊敬的爵士,我持保留意見。澳大利亞已經是一個獨立國家了。我相信澳大利亞政府層面肯定是愿意幫忙的,但是民眾怎么樣就不知道了。”
英國本土面積不大,而且人口密集,并沒有試驗核彈的場地。歷史上英國選擇了澳大利亞,其實這件事澳大利亞確實是配合了英國,了原子彈試驗場地。
“這一點倒是不用著急,我們有的是殖民地,你認為什么地方更加的合適。”諾曼布魯克開口道,“反正只是一個假設性的問題,你大可以想說什么說什么。”
“既然是假設性的問題,我就直說了,反正假設性的問題又不用負責任。如果我想的話,我有兩個地方選擇,從戰略地位和重要性而言,核彈項目自然是為了威懾力,某種意義上是為了像蘇聯示威,或者還有美國。那么兼顧威懾力和戰略地位,我有兩個候選試驗場。”艾倫威爾遜邊想邊道,“埃及、以及加里曼丹島,兩者各有各的好處。”
“說下去”諾曼布魯克面無表情的道,點燃了一根煙等著艾倫威爾遜的解釋。
“如果試驗場放在埃及,我建議邀請埃及軍方觀摩,這樣可以予以一定的震懾作用。如果是從環境考慮的話,埃及境內爛地非常多,到處都是一片黃沙,不用擔心破壞什么環境,以及誤傷,那都不是地廣人稀了,根本就沒有人,這樣沒什么道德負擔。”
“蘇伊士運河是大英帝國的生命線,從任何角度上都是如此,對埃及人進行必要的震懾,是完全說得過去的。”
“至于選擇加里曼丹島,是附近有法國殖民地,葡萄牙殖民地和荷蘭殖民地,我們選擇在和荷屬加里曼丹島的分界線上進行試驗,主要是對印尼進行威懾。我知道馬來亞還有反對武裝,核彈試驗那點,一定會有反英份子想要看看的。讓他們看看也好。”
“總之,我認為在當前的技術條件下,爆發核戰爭的可能還是太低了,運送核彈的載具有限,我更愿意讓廣大落后地區的人見見世面。”
諾曼布魯克沒有說話,但這不代表他沒有把艾倫威爾遜的話聽進去,又問了一下和麥卡錫天天混在一起的事情,繼續道,“這件事先不提,你對遠東怎么看。”
“如果指的是中國,事情已經定局了。不過這個國家過于貧困,二十年內還不至于擔心。想要從頭開始談何容易”
艾倫威爾遜想都不想的道,“有賴于美國人支持的那位先生,中國現在的基礎遠遠比印度差,短時間內想要改觀并不容易。而且說實話,美國選擇的支持對象,戰斗力遠不如蘇聯扶持的勢力。這也和世界大部分地區處在貧困有關,越是貧困的地方,傾向于蘇聯的勢力越是強大,這里也沒有美國盟友在,我就直說了,如果現在在亞洲范圍內開始選舉,絕大多數國家都會成為蘇聯的盟友,不用軍事手段干涉是不行的。”
類似的例子有的是,美國專門找豬隊友,什么李成晚啦,吳庭艷,常公還是比這兩人強一些的,當然也沒強到哪去是真的。
美國只是在國內提一提民主,在當前的世界上是不提民主的,人家倡導的是自由世界。真民主了,美國連菲律賓都保不住,差不多所有國家都是無產者占據絕對多數,怎么選擇都是輸。
在七十年代之前,美國最喜歡合作的政府是軍政府。至于民主,我們自由世界不提那種蘇聯的詞匯。
“這正是馬來亞英軍的作用,如果,我是說如果,你去做馬來亞專員,你能夠穩定住當地的局勢么。”諾曼布魯克目光灼灼的盯著艾倫威爾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