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來就是本著國際主義精神,帶著法國的沒落貴族發家致富,這就已經很國際主義了,別到了最后帕梅拉蒙巴頓再虧了,這可不行。
“說的有道理啊”帕梅拉蒙巴頓一聽也認可道,“我提出讓這些股東兌換成英鎊,這個要求不過分吧。”
“非常的不過分”艾倫威爾遜義正辭嚴,他是英國人又不是法國人,這有什么過分的。
實際上法郎的波動遠比英鎊巨大,所以不要看法國在非洲弄出來一個非洲法郎為法郎背書,那都沒有用,一直到二十一世紀法郎在國際上的地位從來沒有超過英鎊,截止到歐元出現為止之前都是這樣的。
“我都聽你的”帕梅拉蒙巴頓滿臉的乖巧,“要是按照本次的募資,我只要拿一百萬英鎊才能占據多數。”
經過了三次近乎于腰斬的貶值之后,法郎和美元的兌換從二戰之前的一美元換一百二十四琺瑯,變成了現在的近四百。而英鎊兌換美元是一比二點八。也就是說帕梅拉蒙巴頓如果出資一百萬英鎊,相當于法郎一億多。
那么這一次從法國貴族手中募資的數字,就是不到一億法郎左右。
簡單換算之后,帕梅拉蒙巴頓點點頭,表示自己的男人推測正確。
“也還好吧,這樣你占據多數股份,就可以主導石油勘探工作了。壓住反對聲音和利比亞王國談,就像是我之前說的那樣,錢可以給利比亞人,但是必須派出監管人員監視資金的流向,不能讓利比亞王室有處理這筆錢的權利,就算是給利比亞人發福利,也應該你來發。還有就是,談判的時候必須讓利比亞人用英鎊結算。”
勘探之后的收益,可以和法國人分享,也可以更加良心的讓利比亞王國得到利潤,但用英鎊結算這件事是一定要做到的。就算是大家一起賺錢,賺得也必須是英鎊。
什么都可以談,只有這一點要堅持,現在英國需要一切支撐英鎊價值的東西。澳大利亞鐵礦是這樣,這一次也是這樣。
正在和未婚妻暢想美好未來的時候,大使館的工作人員進來報告,“是美國大使館的人,他們想要找威爾遜先生談談。”
“哦”艾倫威爾遜楞了一下,但馬上知道怎么回事了,沖著帕梅拉蒙巴頓努努嘴,“肯定是進出口管制的事情。恭喜石油女王的話我等會再說,先去應付美國人。”
他猜的一點錯都沒有,美國人來的目的就是這個,唯一讓他新鮮的就是,最近都是他在談英美特殊關系這件事,忽然一個美國人開口就英美特殊關系,聽著非常的新鮮。
“威爾遜先生,我們美國和英國的利益是一致的。這件事需要英國的幫助”美國大使館負責巴黎統籌委員會談判的代表,話里話外都是我們是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