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交上的問題,不會影響我的專業態度,尊敬的首相,我和丘吉爾議員的關系良好,這你也是知道的。”諾曼布魯克不慌不忙的道,“而且也不是喜歡保守黨的所有人。”
比如說保守黨的二號人物艾登,諾曼布魯克就十分不喜歡。
艾倫威爾遜雖然不在倫敦,但也知道諾曼布魯克確實不喜歡丘吉爾看好的保守黨二號人物,甚至在歷史上丘吉爾中風之后,仍然以內閣秘書地位保護丘吉爾的首相權威不被取代,雖然那個時候的丘吉爾完全如同晚期的勃列日涅夫一樣,天天只知道看報紙和喝下午茶了。
而且從歷史上來看,艾登應該是沒有發現諾曼布魯克為他設置障礙,因為他做首相的時候,諾曼布魯克還是白廳的首腦。
艾登可以說從三十年代晚期,就成了保守黨內部的重要人物,在丘吉爾剛剛做首相的時候,就成了丘吉爾的接班人。
過了兩天,諾曼布魯克通過正式渠道對艾倫威爾遜的談判工作表達了贊賞,最后說道,“開羅會議已經定下在十二月舉行,巴倫爵士是你曾經的上司,辦理進出口管制的事情之后,你可以去埃及進行幫忙,其中也有你的議題,如果我沒有記錯的話,關于把蘇丹從埃及的法理統治上剝離,正是你的建議。”
開羅會議艾倫威爾遜明確的知道,原本歷史上的這一次會議并不存在,但還是在電報中表示,“我們不能失去石油,那樣會失去英國的基本保障,更不要說英國在中東地區和作為世界大國的影響力,為此我們將不惜一切代價甚至是戰爭,但是戰爭是可怕的,結果是未知的,尤其是美國和蘇聯在一旁注視的情況下,最好還是讓局勢一直處在可控的局面當中,為此值得窮盡所有辦法,我本人對開羅會議十分期待。”
蘇伊士運河戰爭,其實能不打還是不打,這一場戰爭其實是完全沒有必要的。沒準是當時的首相艾登毒癮發作了做出的決斷。
只要別在埃及打起來,哪怕是在沙特伊拉克出現了反英風潮,事情也都是可以挽救的。但就在埃及不行,只要能夠保持埃及最起碼的中立,什么都有的談。
如果可能話,他甚至可以讓帕梅拉蒙巴頓,以成本價絕對不賺一英鎊,幫助埃及建設阿斯旺大壩,如果還不行那就在蘇丹和埃塞俄比亞截留尼羅河。
對埃及而言,什么都沒有水來的更加致命,水是埃及天然的弱點,如果納賽爾真的天降猛男在他的防備下都能上臺,那到時候少不了要用尼羅河和埃及談談了。
現在的情況是,這個世界上的巴以戰爭和歷史上略微有所不同,在戰爭之后英國的輿論都在盡力把埃及塑造成阿拉伯盟主的角色,現在就看埃及國王能不能營造好這個人設了。
當然艾倫威爾遜沒有和諾曼布魯克,在電報上進行探討,怎么也是回到歐洲不短時間了,他明白諾曼布魯克是一個什么樣的人。
那就是諾曼布魯克忠于每一任在任的首相,哪怕他心里可能不喜歡這個人選。
接下來的時間,艾倫威爾遜將定下的進出口管制清單,上報給了倫敦并且得到了批準。并且知道了其他統籌委員會的國家,都沒有在這件事上遭到阻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