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對是正確的,但還要維持,因為當前而言沒有更好的辦法。而且我本人不會把當地當成是殖民地,我會以對待本土的方式來經營。”艾倫威爾遜又轉身填了一些木頭,繼續道,“善良和邪惡是圣公會的事,而我所能做的,就是給予一個安定的環境,并且不讓英屬印度的事情重演,對了你可能不知道,當初在英屬印度拯救圣女的運動,是我發起的。”
這就讓奧黛麗赫本非常驚訝了,她雖然長久的居住在荷蘭,卻也在英國了呆了兩年多,在英屬印度的最后一段時間,為了讓本土對英屬印度的放棄更有心理準備,輿論上對整個英屬印度的陋習和愚昧之處進行了長時間的報道。
自然而然,英國媒體當然要著重于最后兩年良心發現的事跡上,其中整個次大陸團結一致抗擊旱災,以及解放印度教圣女的行動,占據了大量的篇幅。
這些奧黛麗赫本都是知道的,作為一個女性,她自然也對印度教圣女的悲慘遭遇報以同情,想到這她開口道,“原來這個行動是你執行的。”
“說是主導也正確,海外公務員的權力和本土還不太一樣。這就是很多海外公務員不愿意回國的原因,彗星客機之所以在各大殖民地訂購踴躍,也有方便當地公務員的因素。他們想要做事的時候就留在當地,想要休息了就隨時可以回來。”艾倫威爾遜一挑眉解釋道,“我會盡力抽出來時間回來看你的。”
感覺到奧黛麗赫本對這種話題感興趣,艾倫威爾遜就多說了幾句他認為的婦女平權,并且指出了口號式田園女權和真正婦女平權的區別。
當然也告訴赫本,后者是相當困難的,“就如同追求真理是非常困難一樣,有太多的辦法可以把這件事引導到前者的方向上。”
食物做好了,在滂沱大雨的照應下,兩人就當是進行了一場非主流的旅行。
“就好像置身在北極”奧黛麗赫本感嘆大自然的變幻無常。
如果是其他時候,面對其他人,資深鍵政員艾倫威爾遜肯定會趁機科普一番北極的情況,然后來一句反問,到底哪里像北極了但面對這樣的環境,這樣的人,他沒接話。
只是感嘆了一下世界的廣大,以及不同地方的文化和風土人,但是最終這都會變成刻在骨子里的記憶,或早或晚,所有族群所有人都進主動或者被動進入現代社會的。
“大英帝國以及歐洲的部分國家非常幸運,是主動進來的,被動進來的必然要付出一定的代價,殖民地之所以出現,也是這些代價的一個具體呈現。”
艾倫威爾遜算不上英俊,但富有某種自負的魅力,什么話題他都能插話,能夠帶給別人接連不斷的新奇感,現在奧黛麗赫本正在感受。
伴隨著紅酒兩人推杯換盞,奧黛麗赫本談及自己當前的目標和愿望,艾倫威爾遜則表示,他相信她的目標一定能夠實現,“也許你會比伊麗莎白泰勒,更加的有名。”
“我和她不能相比。”奧黛麗赫本不好意思的笑著,在紅酒的作用下臉色分外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