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員,這是杰拉德專員離開之前下達的統計人口命令。”抵達馬來亞專員公署不久,埃德爾就拿來了英屬馬來亞統計人口的結果,以及當前橡膠園分布,錫礦的分布和產能數據。
“德拉魯公司的人這兩天就到,你先接待一下。”艾倫威爾遜拿起來一杯水喝了一口,“當前馬來亞的兩部分將會正式合并,組成馬來亞聯邦。西馬和東馬兩部分都需要一個專員,下屬還有州專員,不然我也不用帶來幾十個人來赴任了。”
埃德爾點頭,臉上閃過一絲喜色,這么大的殖民地,看來馬來亞高級專員是準備建立直轄機構了,這樣看來不論是去哪一部分,這個殖民地看來都必將有自己的一席之地。
說話的時候,愛麗莎帶著風情萬種的步伐走了進來開口道,“專員,對文萊怎么看”
“想辦法將文萊拉入聯邦當中,但這件事暫時還不用著急。”艾倫威爾遜想了一下道,“當前馬來亞有九個蘇丹,如果加上文萊就是十個,萬一五比五怎么辦這都是要考慮的事情,總不能我們來了直接立一個吧”
其實沙撈越的國王已經回來了,艾倫威爾遜暫時沒有算在內。考慮問題總不能按照最一帆風順的預測來,終究是要從多角度考慮的。
“招呼我們的人,去會議室準備開會。”艾倫威爾遜放下統計數據,馬上就召集這一次跟隨來到馬來亞的屬下開會,“大概總要有一個章程的,我們又不是過來旅游的,白廳可是對我們的工作給予厚望,當然也不是沒有有利的條件,反英勢力可以說在逐漸消減當中。”
隨著大批華人涌入馬來亞,短期內的反英勢力確實消減了許多。這就要考慮到不同的認識,馬來人認為這是他們的土地,對于英國的殖民統治當然是抱有反抗心理。
但隨著艾倫威爾遜如同美聯儲開閘放水一般的操作,讓華人迅速上漲,隨著兩個族群開始勢均力敵起來,到了這個時候,馬來人的心態就變了。
現在的馬來人考慮的已經不是拿回自己應有的權益,而是英國人走了之后,他們能不能壓制住華人,當然這個問題歸根究底也怪艾倫威爾遜。
從一九四五年就把香江弄成了不設防狀態,何止是不建墻,都快把墻拆了。現在華人和馬來人的比例嚴格來說,并不是一家一半,華人其實比馬來人多,而且還多不少。
這還是因為逼迫了泰國割讓克拉地峽,增加了百萬馬來人之后的結果。有克拉地峽這件事,五年內馬來人仍然成了少數派。
一九四五年逼迫泰國割讓克拉地峽之后,馬來人人口增長到三百七十萬。超過一百九十萬的華人,那個時候馬來人肯定沒有想到,那已經是馬來人的巔峰了,未來四年的局勢會急轉直下。
當前包括東西兩部分面積近五十萬平方公里的英屬馬來亞,華人人口為五百九十萬,馬來人為三百七十萬。華人反超了二百二十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