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林連玉欲言又止鼓足勇氣道,“這其中也有專員先生代表的殖民政府功勞。”
“有,但不是決定性的作用,這是馬來人的土地,華人以及印度人是我們引進的后來者。當然你可以否認,拿出來幾百年前一個所謂的記錄,證明華人早就來過馬來亞,但那又能證明什么”
艾倫威爾遜肆無忌憚的嘲笑道,“南非的布爾人也說自己比黑人到達南非早。這種言論糊弄糊弄自己就行了,到處傳揚令人笑話。有損于華人整體形象,如果類似說法成立,印度人可有話說了,朱羅王國可是統治過馬六甲的,你們華人統治過么”
“不理解的地方回去看看我編寫的歷史教科書,世界歷史部分,比航海別說和歐洲相比了,遠遠不如阿拉伯人,乃至于印度人。”
“林先生,我之前在英屬印度工作過,非常善于應付一些古老文明的說法。關于朱羅王國的事情,馬來亞就有國大黨,你問問他們是不是真的。”艾倫威爾遜為林連玉指明了前程,“馬來亞是大英帝國的殖民地,未來的命運取決于倫敦。”
“專員,是新德里的電報,我們已經譯電完畢,是你的未婚妻蒙巴頓女士發來。關于保護傘公司的事情已經辦妥,她會馬上過來一趟。”門外的秘書推門而入拿著電報說道。
“感謝,不過以后不要在這么公開的場合下讀出來,我會自己看。”艾倫威爾遜用提醒的口吻道,“這畢竟是我的私事,在這種場合不太好。”
電報的大意是,保護傘醫療公司已經拿著他之前預留的許可證成功扎根印度。
還有一部分的內容,涉及到了安達曼群島的歸屬問題,因為帕梅拉蒙巴頓是最后一任副王的女兒,所以聽到了類似的抱怨。
“呵原來大英帝國在全世界攻城略地,就是為了印度有聲有色”艾倫威爾遜譏笑的說了一句,看向林連玉道,“林先生,其實原來某些土生華人的想法,應該和尼赫魯或者和印尼的蘇加諾一樣,不但要我們灰頭土臉的滾蛋,還得留下經過無數次征戰和合并出來的殖民地,最好還要留下賠償。”
在林連玉默不作聲的同時,艾倫威爾遜則話鋒一轉道,“不過相信五年內來馬來亞的華人應該沒有這種想法,而且我已經從根源上把這件事解決了,中國歷史開篇第一章,我們是光榮的中國人。華人和英國人一樣,都是外來者。有一天我們站不住腳了,會同時把你們帶走,其實我完全可以不和你們談的,讓你們工會靠邊站,直接從五年內的華人移民當中尋找代理人,我又不是不認識,之前華工前往紐芬蘭的時候,我正是當地的行政長官。”
雖然把話說開了不太好,但出于明確彼此的底線考慮,艾倫威爾遜覺得還是說明白一些比較好,他可以隨時拋棄馬華公會,扶持一個能夠幫助大英帝國穩定馬來亞的力量。
新移民想的不多,僅僅就在幾年前連飯都吃不上,比起這些已經扎根的老華人更加的可靠。
而且他和上萬華工接觸過,不敢說相得益彰,但也算合作愉快。而且紐芬蘭最近兩年還是需要華工的,畢竟紐芬蘭的人均水平已經超過英國本土。徹底擺脫了債務問題,而馬來亞的生活水平只有英國本土的六分之一,去紐芬蘭務工仍然具有吸引力。